流域人居环境建设探析(王纪武)
摘要: 提出以“流域”为单元进行人居环境建设研究,摆脱以抽象社会—经济单元进行研究的常规思路。总结国内外流域人居环境研究的成果与趋势,建构流域人居环境研究的技术路线与核心问题。对“生态环境保护与人文建设研究”、“城镇化与城镇体系建构研究”、“城市形态发展及其调控研究”3个方面进行的系统、综合性研究,将人居实践还原于自然和人文的耦合,突显流域开发与人居环境建设的密切关系,促进城乡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关 键 词: 人居环境;流域开发;聚居;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x24 文献标识码: a
1 人居环境发展的基本模式
1.1 人类聚居的生存基质
“水”不仅是生物起源的必要条件,也是人类文明的培养基。纵观中外,埃及文明(尼罗河流域)、巴比伦文明(幼发拉底河流域、底格里斯河流域)、中华文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等,人类发展史上的辉煌文明,均得益于大河流域的滋养。可见,古代文明、初始聚居的发展都与大河流域的生存基质有着密切联系,并使人类聚居呈现以流域为基本单元的发展模式。前现代社会中,尽管战乱与迁徙频繁,人类聚居的发展模式依然显示出以流域为基本单元的发展特征(图1)。现代社会商品经济条件下,出现了城市圈、城市连绵带等新的区域聚居发展模式。从中,既能看到社会发展力在人居环境发展模式中的作用,也能看到大河流域的生存基质对人居环境发展的影响力。从当代中国主要城镇聚集区的分布(图2),可以看出长江发展轴、黄河发展轴已经成为我国整体人居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发展方向,它们承担了东部沿海发展轴向中、西梯度推进的重任。
1.2 流域聚居研究的意义
随着国家能源开发和城市化由东向西推进,流域的生存基质必然使流域开发及其伴生的人居环境建设成为我国建设活动的主要问题之一。
流域开发与生态、工程技术、地域文化、环境保护等相互关联。结合目前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具体特征与问题(如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问题、生态平衡破坏、地域文化丧失等),以流域聚居为切入点的人居环境研究,应注重“城镇化与城镇体系建构”、“城市形态发展与规划调控”、“生态环境保护与人文环境建设”等核心内容,突显流域开发与区域城镇化、自然环境与聚居形态、流域生态与地域文化的密切关系,协调流域开发与人居环境建设,将人居环境建设实践和理论研究还原于自然和人文的耦合,创新城市规划学科理论,促进流域城乡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2 国内外流域人居环境建设研究现状及分析
2.1 国外相关研究概况
目前,在对流域聚居研究方面,美国和日本相对走在了世界的前面。美国成立的cwp(center for watershed protection),是对流域人居环境进行研究的权威性机构。在我国,“流域”一词通常是一个泛指的概念;在美国,不同等级的流域对应各自的专有表达法(表1)。1965~196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区域规划和风景建筑学研究生在麦克哈格的指导下,承担了波托马克河流域的研究工作。这是在美国做出的第1个以流域为单元的生态规划研究,是这类性质的规划研究的原型,是流域规划研究划时代的里程碑。
2002年,日本开始进行“与自然共生型的流域圈、都市再生技术研究”,这是日本在生态环境方面的3大研究课题之一。它着眼于日本的水系及流域圈,旨在建立能够与流域内的自然系统共生、共存的新型城市,能够与流域内自然灾害共存并逐渐将人类活动退出自然
流域人居环境建设探析(王纪武)
本文2010-03-12 22:32:28发表“农林鱼水论文”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53590.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