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江换水”在秦淮河生态修复整治中的实践与探索(王震球)
摘 要:秦淮河的生态修复和综合整治,是一项民心工程。整治过程中以人为本,注重人水和谐,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现代水利建设理念,因地制宜,充分调研,科学决策,实施“引江换水”,让秦淮河成为一条美丽的河、流动的河。本文通过对“引江换水”的理论基础、基本要求、实践探索和经验体会等几方面的论述,阐明了“引江换水”在秦淮河水生态修复和水环境整治中是可行的,经济的,也是可持续的;对水管单位在发挥水利工程功能和做好水利服务的同时,增加水管单位的经济收入,发展水利经济的新模式,为水资源优化配置,建立水资源市场,进行水资源有效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成功的探索。
关键词:引江换水 生态修复 水利工程 秦淮河 水资源 实践探索
秦淮河是南京的“母亲河”,更是一条闻名世界的“文化河”,是南京古老文明的摇篮。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践筑城于秦淮河畔,自此两岸逐渐繁荣昌盛,孕育了灿烂的秦淮文化。古往今来,碧波荡漾、桨声灯影的秦淮盛景名扬天下,令无数游人神往。然而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起,秦淮河污染日益加重,水质严重恶化,甚至出现了一天内黑、黄、蓝、绿四种水色,沿河而居的市民经常抵不住熏天臭味而紧闭门窗,市民要求整治秦淮河的呼声十分强烈。1984年至2000年,南京市政府采取“排涝与治污并重”的方针,全面整治横贯老城主城区、以夫子庙为中心的内秦淮河,显著改善了水质和沿河风貌。但自秦淮河上游至长江入江口,依傍古城墙绵延10多km的外秦淮河,仍然是全市主要的排污河道,不仅面貌未改,污染更加严重。为了让秦淮河的水变清,从2005年7月开始,按照“要把秦淮河建成一条美丽的河、流动的河、繁华的河”总目标,在南京市投入巨资疏浚河床、截断污水、绿化河岸、恢复历史文化景观的基础上,江苏省水利厅和南京市政府共同研究实施了“引江换水”工程。
一、“引江换水”的理论基础
水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具有可再生性、社会性、经济性和重复利用性,是一种区域性和时间性很强的资源,过量开发利用或污染水体就会破坏水资源的价值和使用价值。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就要求国家、地区、个人使用水资源时,都应按照水资源自身发生、发展的规律,通过水资源的全面节约、有效保护、优化配置
“引江换水”在秦淮河生态修复整治中的实践与探索(王震球)
本文2010-03-12 22:31:59发表“农林鱼水论文”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53561.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