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流域调水经济补偿机制初探(冉笃奎 李敏 肖博 解建仓)
摘要: 由于水资源日益紧张,跨流域调水已成为解决缺水地区水资源危机的常见手段。以南水北调中线调水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在产生正面效益的同时,跨流域调水给水源区带来的损失。跨流域调水改变了正常的水资源分配秩序,从而影响水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和有效性,需要建立合理的跨流域调水经济补偿制度来解决各方的矛盾冲突,消除调水的不利影响。对建立调水补偿机制的理论依据、调水补偿制度的框架以及水电站发电损失核算模型进行了分析和实例计算,旨在通过制度创新的方式推动流域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为我国其他流域的水资源配置提供借鉴。
关 键 词: 跨流域调水;经济补偿;制度创新;初探
中图分类号: tv68 文献标识码: a
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十分不均,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加剧,管理部门不得不经常从有水地区向缺水地区实施长距离的应急水量调度以缓解缺水地区的旱情。跨流域调水给缺水地区带来了巨大的社会、经济、环境效益,但同时也给被调水地区造成了一定的损失。无偿的调水不仅违背水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原则,也不利于资源的高效利用。因此,调水不仅需要先进的工程技术,还需要建立相应的经济补偿制度,消除调水带来的负面影响。
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经济补偿问题涉及面很广,以往国内外研究最多的是梯级水库群之间的径流补偿调节问题,并在这方面已有了许多成功的实践。例如美国和加拿大通过补偿效益分配协议实现对哥伦比亚河水能的共同开发[1] ;我国四川省1997年颁布国内首部梯级水库补偿效益的管理办法等等[2] 。近年来,我国学者针对我国水资源现状对补偿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其中有:探讨建立跨流域河流污染的经济补偿机制问题;从经济理论角度分析水资源的恢复补偿问题;探讨跨流域调水的环境补偿机制问题,以及建议建立“利益补偿机制”作为水市场的辅助机制等等。
本文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丹江口水库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调水补偿制度的理论依据,建立了补偿制度框架,计算了丹江口水库发电量的损失,并得出了具体的补偿量。
1 建立跨流域调水补偿机制的理论依据
1.1 调水过程是水权转移的过程
在初始水权分配中,流域内的用水户应优先拥有流域内水资源的使用权。跨流域调水实施后,流域外用水户每年获得相应的调水水资源份额,实质上就获得了一部分水权。因此,将流域内的水调给流域外就是一种水权的转移。被转移的水权包含两种类型:一种是消耗性用水的水权;另一种是非消耗用水的水权。
消耗性用水水权的转移是显而易见的,流域内将灌溉用水、工业用水、城镇用水转给区域外都属于这种类
跨流域调水经济补偿机制初探(冉笃奎 李敏 肖博 解建仓)
本文2010-03-12 22:31:50发表“农林鱼水论文”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53549.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