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论黄河下游滩区治理(冯利海)

栏目:农林鱼水论文发布:2010-03-12浏览:2737下载278次收藏
  #trs_autoadd_1236654984968 {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 #trs_autoadd_1236654984968 p {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 #trs_autoadd_1236654984968 td {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 #trs_autoadd_1236654984968 div {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 #trs_autoadd_1236654984968 li {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 /**---json-- {"":{"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p":{"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td":{"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div":{"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li":{"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 --**/

内容摘要:黄河下游滩区由于历史原因,形成较为宽阔的滩区,并栖息着一定数量的人口。滩区的存在为河道行洪创造了条件,为黄河泥沙提供了空间,保证了下游防洪安全,为两岸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贡献。随着黄河全流域的治理与开发,上游洪水得到一定控制,下游滩区的行洪概率逐渐降低,滩区开发利用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如何充分发挥滩区行洪滞沙、开发利用、生态文明等方面的职能是治黄面临的紧迫问题,为此,笔者提出加强河道内控导工程建设,稳定主河槽,将滩区化分为主行洪区和可开发利用区。主河槽作为主行洪区,永久划为自然保护区,禁止任何形式的开发利用;其余部分按蓄滞洪区标准建设,在中常洪水时有计划引洪放淤,处理黄河泥沙,大滩区时自然漫滩滞洪。在确保黄河防全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地搞好滩区治理开发规划,最大限度发挥其的生态效益,实现人水和谐,维持黄河健康生命。

 

关键词:黄河滩区 行洪 滞沙 生态建设 治理 开发

 

黄河是一条极其难治的多泥沙河流,由于其特殊的河道特性,下游经长时间的演变形成宽阔的滩地,并栖息着一定数量的人口。随着黄河流域综合治理的逐步实施,黄河下游洪水得到初步控制,滩区漫水概率降低。改革开放以来,两岸经济社会得到较快发展,开发滩区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如何治理好黄河下游河道,确保黄河防汛安全,滩区的治理与开发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任务。

 

1、黄河下游特殊的河道特性

 

1.1含沙量高

 

黄河流经世界上最大的黄土高原。黄土高原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地形破碎,暴雨频繁,水土流失极为严重,黄河年均天然径流量为580亿立方米,多年平均输沙量为16亿吨,特殊的流域自然地理条件,使黄河成为世界著名的多泥沙河流。

 

1.2水量时空分布不均匀

 

黄河流域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流域内大部分地区年平均降水量400-600mm。降水量分配很不均匀,夏季(6-8月)降水最多,占全年的54.1%,最大月份为7月,占全年的22.1%;冬季降水量最少,仅占全年的3.1%,最小月份为12月,占全年的0.6%。过于集中的降水,致使黄河流域内大部分地区植被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由此形成的下游洪水暴涨暴落、水沙俱下、突发性强、灾害大的特性。

 

1.3 特有的下游滩区

 

特殊的水沙条件,造成下游河道“宽、浅、散、乱”,游荡多变,灾害大,频率高,成为世界上最难治理的河流。人们在长期与黄河水患作斗争的过程中,在黄河下游冲积平原上筑起了两岸坚固的防线——黄河堤防,形成较为宽阔的下游河道。黄河下游宽阔的河道为上中游暴涨洪水、水沙条件复杂、水位变幅较大的洪水提供了较为有利的泄流通道,也为滞洪、沉沙提供了有效空间;同时也使主流变化频繁,中常洪水河势的游荡,“横河”、“斜河”时有发生。滩区的存在也为河道的治理提供了一定的条件,为人类控导主流、管理洪水提供了必要的空间,为防止堤防冲决提供了有效的保证。

 

2、黄河下游宽滩区河段治理出现的新情况

 

2.1滩区概况

 

黄河自洛阳孟津到山东的陶城埠河段,为典型的游荡性河段,平均河宽10-20千米,最宽处达到24千米。河道宽阔,湿地面积较大,为两岸经济的发展和环境的改善起到了较大的作用。两岸由于自然、历史等原因影响,形成人口密度较大,经济较为发达。滩区内也世代繁衍生息着一定数量的人口。目前,大部分滩区土地已得到了开发利用。按当地的习惯将黄河滩区划分为三部分,分别称:老滩、嫩滩、过渡滩。老滩距堤防较近,大部分地势较高,开发利用条件较好,部分已纳入当地的可耕地,开发利用时间较长,农业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嫩滩接近黄河主河槽,地势较低,主河槽游荡摆动,洪水漫滩机会多,无开发条件。过渡滩介于两者之间,仅有部分得到开发,滩区群众广种薄收,春季还有一定的收成,秋季多数年份洪水漫滩,形成汪洋一片,造成秋粮减产甚至绝收。

 

2.2黄河断流危机

 

随着全流域经济社会的发展,黄河流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率愈来愈高,水资源紧缺的矛盾更加突出。黄河年均水资源量580亿m3,目前年均利用380亿m3,位居各大江大河之首。其水资源利用率已接近70%,远远超过国际上公认的40%警戒线。

 

从1972年到1998年的27年中,下游有21年出现断流,累计达1050天。1997年断流最为严重,距河口最近的利津断面全年断流226天,断流河段一度延伸到河南开封附近。1999年实施黄河水量统一调度后,才使黄河断流状况得到有效遏制。

 

2.3传统的治河理念影响了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论黄河下游滩区治理(冯利海)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