簸箕李引黄灌区水沙分布及优化调度的经验(冯玉坤)
1 基本情况
灌区位于黄河下游北岸的山东滨州地区,纵贯惠民、阳信、无棣三个县,控制面积3010km2设计灌溉面积10.9km2。骨干渠道有东、西条渠、总干渠、一干渠、二干渠组成。引黄闸设计流量75m3/s。自1985~1998年有水沙观测资料以来,多年平均引水4.78亿m3,引沙442.6万t,引水含沙量9.26kg/m3,引水流量40m3/s。其中1989年引水引沙最多,引水达8.53亿m3,引沙1099.2万t。全灌区引水引沙分布情况(见图1)。
灌区于1985年开展水沙测试工作。自1989年以来,与中国水科院泥沙所多次合作,结合黄淮海平原农业开发和“八五”攻关科技项目,开展了比较系统和规范的水沙观测。在各骨干渠道上设置了20个测沙站点,定时定点取水沙样。取水沙样抓住了点位、时机、收取三个重要环节。每个水沙样都做含沙量测定,部分水沙样进行粒径分析。在收取水沙样的同时,对引黄闸、夹河等主要站点,观测水位,实测水深,流速和过水断面等。引水期结束后,对部分测沙站点的渠床断面进行实地测量,并取渠床淤积物,进行干么重测定和粒径分析。最后根据研究内容和科研项目要求,将测验资料和数据,运用水沙运动力学理论,进行计算、回归分析和验证,从中总结和找出灌区水沙分布规律及特点。
2 灌区水沙分布特点
利用水沙观测资料和分析成果,结合灌区历年的渠床断面测量及清淤资料,进行整理,计算和研究分析,从中显示出灌区水沙分布特点。
2.1 引水引沙随季节的变化特点
2.1.1 渠首引水引沙特性
渠首引黄闸引水、引沙、受黄河来水来沙条件的制约。从1985~1998年实测资料可知,当黄河在大水期和洪水期,入渠含沙量小于或接近黄河平均含沙量,一般情况或小水期,入渠含沙量大于或接近黄河含沙量。究其原因是,当引水比较小时,引水对黄河水流量没有什么影响,黄河主流居中,引水主要引其边流,不存在黄河溯源冲刷和口门拉沙现象,所以大水期入渠的含沙量小于黄河平均含沙量。而小水期和每次引水的前期情况正好相反。
2.1.2 引水引沙随季节的
簸箕李引黄灌区水沙分布及优化调度的经验(冯玉坤)
本文2010-03-12 22:30:49发表“农林鱼水论文”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53443.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