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漳卫南运河环境流量研究(于伟东 田术存 吴晓楷)

栏目:农林鱼水论文发布:2010-03-12浏览:2073下载295次收藏
  #trs_autoadd_1239409215031 {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 #trs_autoadd_1239409215031 p {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 #trs_autoadd_1239409215031 td {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 #trs_autoadd_1239409215031 div {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 #trs_autoadd_1239409215031 li {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 /**---json-- {"":{"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p":{"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td":{"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div":{"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li":{"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 --**/

 

 

 

摘要: 河流生态需水量和环境流量是当前的研究热点。环境流量是河流水生态恢复和保护首先解决的问题。河流生态需水量和环境流量的计算方法很多,但是普遍存在与水资源配置单元和时间结合不足、未考虑不同河段的因生态功能不同产生的生态需水量差异、与水资源配置和管理目标不协调的不足等问题,导致研究结果的实际应用性较差。本文以海河流域代表性河流-漳卫南运河为例,根据流域50多年水文观测和还原资料,以水流情势为基础,考虑河源、上、中、下游和河口的不同水文特征、生态环境特点,确定了漳卫南运河的环境流量,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实用性,对于流域水资源管理、水生态恢复和保护实践具有很强指导意义。
关键词:生态需水量,环境流量,漳卫南运河,水资源

1概述

早期的生态需水量和河流环境流量研究主要针对鱼类、野生动物和底栖生物对流量的需求,其中尤其是对鱼类和流量关系研究较多。20世纪40年代美国鱼类和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最早提出了最小环境流量概念[1]。随着实践发展,研究范围逐渐扩大,生物栖息地、洪泛区、湿地、河岸植被等的生态需水也有了较深入的研究。到20世纪90年代,研究的对象开始打破过去局限于所关心的物种(如鱼类)或某一单一目标的情景,开始考虑维持河流系统完整性的生态流量需求[2,3,4]。近年来,国际河流生态需水量的研究上注重与水资源管理目标的结
合,注重与水资源配置关系的研究,生态流量方案的制定向科学性、民主性、经济可行性和管理可操作性转变。如张国芳等编译的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环境流量-河流的生命”(flow: the essentials of environmental flows),对环境流量内涵、流量的评估确定、水利工程改建、政治政策法律保障、经济效益分析等进行全面的分析论证,形成较完整的理论和实施体系,对生态水量管理的实践指导性非常强[5]。澳大利亚墨累河(river murray)环境评价工作(mdbc,2003)中提出“环境流量-河流生命”:在有竞争性用水需求的河流、湿地和沿海地区,除了获取水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之外,在可能的范围内实施水量调配以保障可以维系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及其效益的水流[5]。国外河流生态需水量的研究已经进入到研究与应用和实践密切结合的新阶段。


我国20世纪70年代开始关注河流最小流量问题[1]。近年来,河流生态需水量的研究较多,取得了很大进展[6,7,8,9,10,11,12],但总体上河流生态需水量的理论体系还处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对河流环境流量研究相对较少,生态需水量的计算还处于定性和宏观定量研究阶段中,河流生态需水量的确定与水资源配置单元和时间结合不足,未考虑不同河段因生态功能不同而产生的需水量差异,而且与水资源配置和管理目标协调不足,研究结果的实际应用性较差,与河流水生态恢复和保护的实践需要还有一定差距。世界范围内,中国水问题最为复杂,“水多、水少、水脏、水混”问题并存,其中海河流域的水少和水脏问题特别突出,水生态系统恶化形势极为严峻。漳卫南运河是海河流域的典型河流,水资源缺乏和水污染问题在海河流域乃至北方河流中极具代表性。本文结合流域水资源管理和保护目标,研究漳卫南运河的环境流量问题,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对于海河流域水资源管理、河流生态恢复和保护实践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2河流生态需水和环境流量


2.1 河流生态需水量


河流是自然界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具有输水、输沙、泄洪、景观、航运、生态等多种功能,为满足河流系统各项基本功能必需的水量就是河流的生态需水量,主要包括维持各项生态功能的水量和为保持各项生态功能所消耗的水量[12]。从河流角度讲,河流生态需水量应该是保障“健康工作河流”(health working river )的需水量,能够确保人类拥有持续的财富、干净的水及良好的环境[5] 。河流具有很强的地域性特征,流域的自然地理、气候、地质和土地利用等决定着径流、河道、基质类型、水沙特性等物理及水化学特征。对于水资源丰沛的河流来说,应注重考虑的是生态系统的需求,而对于水资源匮乏的河流而言,则要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发展、水循环系统以及维持河流生态基本功能等多方面的需求。


2.2 环境流量


环境流量就是保证河流生态功能的流量,应包括二个方面,一是径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漳卫南运河环境流量研究(于伟东 田术存 吴晓楷)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