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丹江口水库水质变化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李中 李春晖)

栏目:农林鱼水论文发布:2010-03-12浏览:2433下载249次收藏
  #trs_autoadd_1239692682593 {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 #trs_autoadd_1239692682593 p {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 #trs_autoadd_1239692682593 td {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 #trs_autoadd_1239692682593 div {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 #trs_autoadd_1239692682593 li {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 /**---json-- {"":{"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p":{"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td":{"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div":{"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li":{"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 --**/

摘要:水库水质变化是湖泊水库生态安全调查与评估的重要方面,可以为水库生态安全监控与预警、生态安全保障和湖库综合治理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本文选取了高锰酸盐、氨氮、总氮和总磷作为主要的环境因子,对丹江口水库进行了水质变化进行分析,并分析丹江口水库水质变化与库区水量、上游来水、农业面源污染等因素的关系,探索丹江口水库水质变化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水库水质改善的建议。

 

关键词:丹江口水库,水质变化,影响因素

 

1前言

 

《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要求把“淮河、海河、辽河、松花江、三峡水库库区及上游,黄河小浪底水库库区及上游,南水北调水源地及沿线,太湖、滇池、巢湖作为流域水污染治理的重点。”丹江口水库作为南水北调工程中线调水的水源地,同三峡水库、小浪底水库以及太湖、巢湖、滇池、洞庭湖、鄱阳湖和洪泽湖等被列为影响我国水环境安全和对社会经济发展有决定性作用的九大湖泊水库,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水库水质变化是湖泊水库生态安全与评估的重要方面,可以为水库生态安全监控与预警、生态安全保障和湖库综合治理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2006年以前关于丹江口水库水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总氮的控制和分析方面[1, 2]。 例如,陈静等通过对丹江口水库库区、河南省辖入库河流及其它水体含氮类指标的对比,对水库总氮偏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1]。殷明等通过分析丹江口水库近20a的水质总氮年变化趋势和库区上游来水、农业面源污染、居民生活污染等因素的关系,针对总氮超标的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2]。 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展开,出现了对丹江口水库更加全面的调查和研究[3, 4]。成庆利和朱铁群根据2000-2004年的监测资料,对丹江口水库库区水环境质量进行分析和评价,并确定了丹江口水库的水质等级[5]。然而,对水库水质各个水质参数长期变化以及整体的影响因素分析相对较少。

 

本文收集近年来的水质监测数据,选取了高锰酸盐、氨氮、总氮和总磷作为主要的环境因子,对丹江口水库进行了水质变化进行分析,并分析丹江口水库水质变化与库区水量、上游来水、农业面源污染等因素的关系,探索丹江口水库水质变化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水库水质改善的建议。

 

2丹江口水库概况

 

丹江口水库控制汉江60%的流域面积,流域面积9.52×104km2,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408.5亿m3[2、6]。丹江口水库为特大型水库,兴建于1958年,1973年开始蓄水,坝顶高程为162m,正常蓄水位157m,相应库容174.5亿m3。库区面积800多平方公里,水库大部分面积在湖北省丹江口市境内。工程建设的主要任务是防洪、供水、发电、航运。水库是目前已开工建设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也是丹江口市、郧县县城的城市饮用水水源地。

 

3数据来源

 

3.1监测断面

 

主要监测断面的位置如图1所示。

3.2水质参数

 

基于其他研究对丹江口水库水质参数的筛选[7-9],确定了本研究的水质参数为高锰酸盐指数、总磷、总氮、氨氮。

 

3.3数据来源

 

(1)长江流域水环境监测中心于1995年开始对水库台子山、浪河口、坝上、陶岔、白渡滩断面,干流白河(汉江)断面、以及支流老灌河张湾断面、丹江大石桥等断面进行了监督性水质监测。

 

(2)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水质监测中心于2003年3月开始每月的常规水质监测[21]。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丹江口水库水质变化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李中 李春晖)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