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我国干旱灾害问题的研究(丁立勇)

栏目:农林鱼水论文发布:2010-03-12浏览:2621下载240次收藏
  一、我国干旱灾害的成因

干旱灾害是我国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严重阻碍经济的健康发展,每年我国旱灾不断,几乎年年有灾,对全国的旱灾统计情况表明,从新中国成立以来至2002的53年间,全国部分地区干旱情况较严重的年份有36年,出现频率接近70%,经分析研究认为旱灾频繁的原因如下。

1、水资源区域性缺水严重

我国水资源与人口、土地、经济发展组合状况不理想,水资源区域性分布南北不均衡,我国降雨量南方比较充沛,年平均降雨超过1000mm,而北方内陆地区降雨量少,年平均降雨量少于400 mm,这种降雨分布的区域性导致我国北方资源性缺水严重。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国土面积占全国的36.5%,但水资源占全国的81%;而淮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国土面积占全国的63.5%,而水量仅占19%,其中西北内陆河地区资源性缺水更严重,这种南北水资源分布的极不均衡造成的区域缺水,是我国干旱灾害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2、降雨的季节性导致季节性缺水

我国降雨受典型季风气候影响,全年降雨在年内时间分布极不平衡,水资源呈明显的季节性,其中70~80%降雨集中在汛期的6、7、8月内,汛期降雨强度大、雨量太过集中,往往地表径流汇聚而引发洪涝灾害,当降雨集中的汛期限过后,工农业用水量依然巨大,但由于水量因大部份都集中在了汛期,水资源供需矛盾显现,季节性缺水严重,降雨的季节性造成灾害的季节性,大洪之后又遇大旱,汛期抗洪汛后抗旱,严重阻碍我国经济发展。

3、人为因素

我国水资源短缺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由来以久,但旱灾频繁有较大的人为因素存在,具体表现在对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水污染严重、水利用率低、用水浪费严重,这些都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供需之间的矛盾,加大了旱灾发生的机遇。

二、干旱灾害的形势分析

1、干旱灾害严重制约经济发展

频繁严重的旱灾导致广大农村农作物减产绝收、农村饮水困难、农民收入大幅度下降、工业生产停滞、城市供水限时严重影响国民的生产、生活,给工农业生产带来了无法估量的损失,干旱灾害是农村实现小康生活,工业经济持续增长的最大桎梏。

2、干旱灾害导致生态破坏

我国北方的高纬度地区由于长时间的持续干旱,工业用水挤占农业用水,农业用水挤占生态用水情况普遍,生态环境用水濒临枯绝,如果这样无休止的挤占生态环境用水,不合理的配置工业、农业、生态环境用水之间的比例,必然会对生态系统和环境造成的极大破坏,导致植被覆盖率减少,自然绿洲萎缩,草场退化,土地沙漠化严重,目前我国沙化面积已扩展到174.3万km2,占全国面积的18.2%,而且年扩展速度呈增加的趋势,由20世纪70年代的1560 km2增加到90年代末的3436 km2。

3、抗旱工程设施老化,抗旱能力弱

目前我国的抗旱工程基础设施老化,运行时间长,年久失修,降低了抗旱工程的灌溉保证率,无法正常发挥抗旱效益,抗旱能力弱。

4、流域内、流域之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我国干旱灾害问题的研究(丁立勇)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