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洪水保险供给不足之对策探讨(胡新辉 王慧敏)

栏目:农林鱼水论文发布:2010-03-12浏览:2790下载217次收藏
  摘要: 供给不足是洪水保险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分析了洪水风险的可保性,指出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洪灾潜在损失过大以及损失的概率不能精算计算不是洪水保险供给不足的主要障碍。借鉴海上保险合约的安排,认为洪水保险保费收入与赔偿金额之间现金流量的不匹配是供给不足的主要原因。同时,分析了保险人现金流量不匹配的制度性因素,包括会计准则的要求,税法的规定,监管限制等。给出了解决该问题的政策建议。

关 键 词: 洪水风险;保险;供给不足;对策

中图分类号: f840.64 文献标识码: a

我国是个洪灾严重的国家。1990~2006年洪灾造成年均直接经济损失1136.7亿元,约占同期gdp的1.7%,远远高于西方发达国家水平。保险是风险管理传统的有效工具。众多文献指出,洪水保险是洪水风险管理的主要途径[1~3] 。但实际中,人们发现保险人要么毫无意愿提洪水保险,要么保费过高,从而抑制了洪水保险需求[4] ,导致了洪水保险市场的失灵。1998年,我国发生了历史上少有的两江流域洪水灾害,社会经济损失2000多亿人民币,但保险损失不足40亿元,其中,再保险摊赔不到10亿元,保险覆盖率为2%左右,再保险保障仅0.5%左右。其中,固然有洪水保险需求不足的问题,但供给不足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1 洪水风险可保性分析

在保险经济学文献中,对风险的可保性有大量的研究[5] 。统一的风险可保性定义目前似乎还不存在,但一般是指3种因素,即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风险潜在损失过大以及损失的概率不能精算计算。但是,这些因素对于洪水风险而言,还不足以成为私人保险市场失灵的主要障碍。

1.1 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逆向选择是由于保险购买者对损失概率和大小比保险人拥有更多的信息,从而导致保险人无法区分低风险和高风险。但在洪水保险市场上,保险损失事前发生的概率和损失的大小,并不是保险购买者和保险人私有的信息。换句话说,事前的风险不对称性在洪水保险市场上并不明显。而且,我国超过5亿的人口生活在易遭受洪灾的地区,洪水一旦发生,整个地区的人口都会遭受损失,不同风险单位的风险差别并不大。至于道德风险,保险购买者也无法事前控制洪水风险是否发生,因此事前的道德风险也较小。必须承认,事后的道德风险是存在的,比如夸大损失程度,购买保险后疏于减灾措施等等。但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基于风险的保费或其他合约安排解决,比如共保、免赔等。

1.2 洪水损失巨大

洪水风险一旦发生,损失确实是巨大的。因此,传统的风险可保性理论一般认为可保风险不能过大。但是,首先,损失的大小与保费的多少是成正比的,损失越大,保费越高。其次,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保险业有众多的方法解决损失巨大的问题。对于财产及伤亡保险公司而言,有多种机制来转移风险和管理资本。各种工具包括传统的再保险、担保再保险、巨灾债券、巨灾互换、行业损失担保、应急资本等。此外,交易所买卖的保险期权可以向(再)保险公司提供保障。因此,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的融合,为洪水保险提供了新的希望。比如,我国目前深沪两市的总市值约为20万亿元,即使我国每年的灾害带来2000亿元损失,也只相当于总市值的1/100,而深沪两市日波动1/100市场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1.3 洪水风险损失概率与大小的模糊性

模糊性是指有些风险并没有客观的(或统计学上的)发生概率,或者,限于现有的科学知识,无法知道其客观的发生概率。洪水发生的概率很难准确地确定。美国robin m.等[6,7] 通过问卷式调查,研究了保险精算师在针对模糊概率与非模糊概率时做出的不同决策。结果表明,当风险是模糊的时候,精算师制定的保费远远高于非模糊的风险,说明洪水风险的保费可能高于精算公平时的价格。但是,风险的模糊性并不能成为洪水保险供给不足的主要障碍。保险业为诸如航天飞机发射、皇马能否打进下届冠军杯等风险也提供保险。这些也是难以精算计算的,因为不符合大数规律。蒸汽机刚发明的时候,保险业也缺乏足够数据,但是随着经验积累,机器的保险早已成为保险公司的基本业务。洪水风险自古有之,并且已经存在数百年记录,信息技术等的发展等也使得洪水风险模型更为可靠。因此,保险业完全可以克服洪水风险的模糊性。

2 海上运输保险对洪水保险的启示

在探讨了以上3个因素之后,我们考察一类与洪水保险十分相似的保险,即海上运输保险。海上运输一旦风险发生,可以造成巨大损失;飓风或战争可同时危及许多船只。但是,从17世纪早期开始,海上运输保险就蓬勃开展直至现在。其部分原因在于海上运输保险的融资机制。一旦损失发生,海上运输保险人能够迅速获得资金,补充损失的金额。这种契约的安排有两种形式:①以船只为抵押的贷款,贷款人预付货物的成本。如果航行顺利,船主偿还贷款,并支付利息。如果发生损失,贷款人免除贷款。这种安排与今天的巨灾债券十分接近,实际上贷款人集银行与保险人于一体,且损失发生的补偿金额事先预付了。②辛迪加保险,本质上使损失的准备金事先明确,并且是充足的,风险承担的资金成本因此降低。借鉴海上运输保险,我们认为洪水保险市场成功运行的关键在于风险准备金的事先明确,足额并解决保费与损失赔偿金额之间错配的问题。现金流量不匹配,足以使保险供给不足。假设每隔20a长江流域发生1000亿左右的洪灾损失,假设1亿的家庭可能或遭到洪灾损失,这样,保险人每年每个家庭收取50元保费(不考虑保险人的运行成本与时间价值),就可以盈亏平衡。但对于保险人而言,关键是无法预知洪灾具体何时发生,如何平衡每年一定的保费收入和损失的巨额赔偿。比如说,洪灾在第5年发生,保险人能否有足够的资本赔偿同时又保持偿债能力?因此,保费收入与赔偿金额之间现金流量的不匹配是私人保险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而现金流量匹配的问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洪水保险供给不足之对策探讨(胡新辉 王慧敏)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