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国灌溉发展政策(李代鑫)

栏目:农林鱼水论文发布:2010-03-12浏览:2683下载156次收藏
  摘要: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是生态与环境的控制性要素。我国水资源短缺,水资源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用水安全、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国农业必须走灌溉农业发展的道路,而灌溉农业必须走节水灌溉发展的道路。分析了目前中国灌溉事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阐明政府应加大灌溉投入,灌溉应走节水灌溉的道路,灌区节水改造要坚持"两改一提高"等观点。

关键词:节水灌溉;灌区改造;政策

1  灌溉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我国人口和耕地、气候、水资源等自然条件,决定了农业必须走节水灌溉农业的发展道路。在中国几千年悠久文明的历史长河中,灌溉在保障经济社会发展中始终占有重要地位。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灌溉事业发展,50 多年来,中国的农田灌溉面积从1 500 万hm2 发展到目前的5 600 万hm2 ,每年在占全国耕地面积45 %的灌溉面积上生产的粮食占全国总量的75 % ,生产的经济作物占90 %以上。在中国人均耕地面积只占世界人均30 %的情况下,我们的耕地灌溉率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 倍,人均灌溉面积与世界人均水平基本持平。以占世界6 %的可更新水资源量和占世界9 %可耕地的条件下,中国成功地解决了占世界22 %人口的温饱问题,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其中灌溉农业功不可没。

随着中国人口的进一步增加、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中国灌排事业不仅迎来了许多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挑战。

机遇主要有:

(1) 中国政府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加快灌排事业发展,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2)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要求加快灌排事业发展,进一步提高农业和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3) 发展节水灌溉已经在全社会形成共识,社会关注、舆论支持;

(4) 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公共财政能力的提高,为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加大公共财政投资、建立多元化的灌排投入体制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挑战主要表现在:

(1) 水资源短缺突出,农业灌溉每年缺水达300 多亿m3 ;同时农业灌溉用水效率较低,用水浪费严重;

(2) 在可供水量增长困难的情况下,工业和城市用水挤占农业灌溉用水趋势加剧,未来解决农业灌溉用水主要靠走内涵挖潜的路子,加快节水灌溉事业发展;

(3) 水资源污染的局面尚未得到有效控制,在发展农业节水灌溉的同时,要十分注意保护水生态问题。

总体来讲,中国灌排事业的发展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这就要求我们要按照国家节能减排的总体部署,认真地总结多年来发展灌排事业的经验和教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人水和谐,坚持走节水灌溉的发展道路,解决灌区目前存在的工程老化失修、用水效率低下、管理落后等问题,加快我国灌排事业的发展,以农业用水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  当前中国农业灌溉发展政策

2. 1  国家十分重视农业灌溉,制定一系列政策促进农业灌溉发展

主要是:灌溉是重要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政府应加强领导。《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明确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灌溉工作的领导,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农田灌排设施是水利建设的重要内容,各级人民政府要把加强水利建设摆到政府工作的重要位置,制定明确的发展目标和实施计划,层层落实领导负责制。

灌溉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政府应加大投入力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将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列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点工程之一。2005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指出:“加快实施以节水改造为中心的大型灌区续建配套。新增固定资产投资要把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作为重点,并不断加大投入力度”。2008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要求:“大力发展节水灌溉。继续把大型灌区节水改造作为农业固定资产投资的重点,力争到2020 年基本完成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任务”。

灌溉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设施,应加快发展。2008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指出:在保护生态前提下,着手开发一批资源有优势、增产有潜力的粮食后备产区。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组织编制完成的《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将以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为重点的农田水利建设作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点工程。水利部《加快灌区建设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近期重点规划》指出:在加大对现有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进一步提高灌溉保证率和粮食产出效率的同时,在水土资源条件好的地区,适当扩大灌溉面积,开发粮食生产的后备资源。

2. 2  灌溉必须走节水灌溉的发展道路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中国灌溉发展政策(李代鑫)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