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对长江流域未来水资源的影响(黄艳 等)
气候变化对流域影响重大
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愈来愈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ipcc(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四次评估报告指出,全球地表温度器测资料显示,全球气候已呈现为以增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近50年平均增暖率每10年达0.13摄氏度。气候变化导致水文循环的变化,也加剧了一些地区的水资源分配不均、旱涝问题日趋严重。目前,国内外关于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影响研究通常是采用以流域水文模型及水资源评价模型为基础,结合构建的未来气候变化情景的单向的“what-if模式”,即假定气候发生某种变化,水文循环各分量相应发生怎样的变化。其中,常用的水文模型有经验统计模型、概念性水文模型、分布式水文模型。对未来气候变化情景的构建一般有任意情景组合、长系列水文气象资料的统计相关法和基于全球气候模式(gcms)输出基本方法。
目前,随着人们对气候系统认识和气候模式的自身发展完善、气候模式参数过程更趋合理等,gcms在已初设不同的二氧化碳和气溶胶等排放情景以及全球平均气温变化等前提条件,所输出的未来气候预测产品,已被广泛接受。gcms方法已成为当前构建未来气候变化情景的有效方法之一。
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的影响引起了国内外专家的重视,国内一些学者着手研究长江水文水资源对气候的响应,如针对汉江、湖北省、长江流域等研究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其中,对未来气候情景的构建多采用任意情景组合及ipcc第三次评估(或以前)的气候模型输出成果。目前,用于ipcc第四次气候变化评估的气候模型比之以前模型的方案和精度都已有较大的完善和提高。但是,国内学者有针对性地利用ipcc第四次气候变化评估的气候模型成果开展气候变化对长江流域水资源影响方面的研究还不多,有的仅仅只是较关注气候变化方面中的某一方面或长江流域的某个局部区域。
本文基于长江流域1953年~2005年气温、降水和径流量历史观测资料,建立长江流域统计模型和简化水文模型,并收集用于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分析的24个全球气候模式在不同排放情景下对长江流域的气温、降水输出值,对长江流域、上游及中下游地区未来近100年的径流量进行预估,同时对未来径流量的变化趋势进行初步分析。
模型估算流域未来年径流量
研究主要采用多元回归方法建立径流深与降水量、平均气温之间的统计关系数学模型,以探讨长江流域主要区域径流深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考虑到水资源系统与气候变化之间的非线性关系,本文建立了径流深与降水、气温的非线性回归模型。
模型采用基于1953年~2005年期间的流域年平均气温、年平均降水量和流域出口控制站的年径流量资料系列,通过试错法率定计算出相关系数,以模拟长江流域不同区域的年径流量与年降水量、年气温之间关系。
流域水量平衡简化模型对长江流域大通站以上区域和宜昌-大通站区域的径流量模拟效果相对较好,确定性系数均达到0.90,但其均方差误差相对偏大、存在一定的系统误差,特别是宜昌-大通站区间误差达189毫米每年,初步分析可能主要归结于所收集的实测降雨量和气温资料站网密度不够,另外,所建立的流域水量平衡简化模型仅只是时间尺度为年,无法反应参数在年内不同季
气候变化对长江流域未来水资源的影响(黄艳 等)
本文2010-03-12 22:09:00发表“农林鱼水论文”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53268.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