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新农村污水治理工作的探讨(何刚 霍连生 战楠 赵立新)

栏目:农林鱼水论文发布:2010-03-12浏览:2335下载182次收藏
  摘要: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在参与新农村污水治理工作中,对农村污水治理的模式、农村污水收集管网的设计、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的选择、农村污水处理站的设计和新农村污水治理的可持续发展等5 个方面, 提出了一些心得和思考。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污水治理 探讨

中图分类号tu99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 4637( 2007) 06- 0022- 04

“十一五”规划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 并明确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建设目标。农村生活污水造成的环境污染不仅是农村安全饮水的潜在隐患,而且容易造成疾病传染扩散, 威胁农民的身体健康,危害农民的生存发展。因此, 加强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 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也是农村人居环境改善需要解决的迫切问题。

目前, 我市在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 污水治理工作难度大, 任务重。农村的污水治理工作尚属起步阶段, 农村污水治理到底采用何种方案更加科学、合理、经济, 还在探索之中。笔者近2 a 一直从事新农村污水治理工作, 参与了新农村污水治理工作的调研、设计、施工和评估。下面就新农村污水治理实践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共性问题, 提出一些心得和思考,抛砖引玉与各位同仁探讨。

1 农村污水治理的模式

农村地区居住相对分散, 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千差万别, 采取一种统一的污水治理模式绝无可能, 而应该因地制宜, 根据村庄的具体实际来确定污水治理模式。笔者认为, 可以按照以下的次序来选择农村的污水治理模式。

1.1 接入城镇污水处理厂

对于靠近城镇的村庄或者靠近城镇污水管网的村庄, 所有的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后, 送入城镇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适用于距离中心城、卫星城、建制镇的城镇污水管网较近( 5 km 以内) , 符合高程接入要求的村庄污水处理。

由于城镇污水处理厂相对运行规范、管理完善,而且污水处理的运行较为经济, 污水处理的效果也更有保障, 有条件的村庄应优先考虑这种污水治理模式。在2006 年的新农村污水治理工作中, 海淀区门头村和朝阳区高碑店村就将污水接入市政污水管网。在2007 年的新农村污水治理工作中, 延庆县盆窑村1 km外的镇污水处理厂已经竣工即将投入运行, 设计人员在设计中调查到这一因素, 否定了原有在污水收集管网末端建污水处理站的方案, 而是铺设干管将村庄污水送入镇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这样设计不但工作上删繁就简, 而且建设费用和运行费用大大降低, 经济上更合理。

1.2 单村或联村污水集中处理

村庄距离城镇污水管网比较远, 或者接入城镇污水管网的村庄污水干管投资较大, 或者高程上不合适需要污水提升, 单村或者居住集中的两三个村庄采用污水集中收集后, 就地建污水处理设施处理。

在平原区, 如果地形地势上没有限制条件, 易采用污水集中处理。污水集中处理总是比污水分散处理更为经济, 也更好管理。单村污水集中处理是一种主要的农村污水处理模式, 如果可能, 居住集中的两三个村庄也可以协商共同建设一处污水处理设施。

在2007 年的新农村污水治理工作中, 昌平区白羊城村是试点村, 新建村不是, 但是两个村庄紧密相连,排水方向也一致。设计人员建议两村污水集中处理,经过区新农办的协调、两村委会的协商, 目前已达成一致, 两村污水系统统一设计, 先期建设白羊城村的污水系统, 污水处理站预留日后新建村污水的接入。

1.3 村庄污水分散处理

在山区, 大部分村庄地形高低错落不平, 村庄靠近河道, 且较为分散, 污水难以集中收集。个别平原区的村庄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集中收集导致管线埋设过深。这时, 村庄根据地形地貌条件, 分区收集生活污水, 每个区域污水单独处理。

在2006 年的新农村污水治理工作中, 北京市北部山区, 如延庆县、怀柔区、平谷区的大部分村庄采取的是村庄污水分散处理。各村根据地形或者自然村落建设几处小型的污水处理设施。污水处理设施以小型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和自然处理为主, 这样布局灵活、施工简单。而在2007 年的新农村污水治理工作中, 昌平区南庄村地处平原, 但是地形正是中间高四周低,污水集中处理难以实现。设计人员依据南庄村的地形地势特点, 利用村庄外的几处废弃坑塘, 设计了3 处小规模的人工潜流湿地。

2 农村污水收集管网的设计

2.1 管材

自2000 年起, 国家有关部门明确大力推广pvc- u( 硬聚氯乙烯) 排水管, pvc- u 排水管与传统钢筋混凝土排水管相比具有重量轻、价格低、阻力小、耐腐蚀、不易堵塞、安装维修方便、使用寿命长等优点,新农村污水治理工程的排水管大都采用pvc- u双壁波纹管。

管道铺设质量与管材质量和施工质量都有很大的关系。2006 年有的村庄在这两方面都出现过问题, 导致返工。

目前生产pvc- u 双壁波纹管的厂家很多, 市场不规范, 质量良莠不齐, 价格差别也较大。同一规格的管材, 有时厂家报价差距很大, 甚至有的低得离谱,这样的厂家生产的管材质量很难保证, 因此价格和质量应一并考虑。

另外, 铺设的质量常常是埋地塑料排水管成败的关键, 埋地塑料管是柔性管材, 对回填要求较高, 施工控制不当, 易出现管位偏移。实践经验和试验研究证明: 保证铺设质量良好, 管道周围土壤密实, 塑料排水管的变形和负载关系不大, 受管材环刚度的影响也有限。建议埋地塑料排水管厂家和施工单位密切合作, 以保证管道铺设质量良好。

2.2 管径

根据计算, d200 mm 的排水管在最小坡度时的最大污水流量为950 m3 / d, 而d300 mm 的排水管在最小坡度时的最大污水流量为2 500 m3 / d。新农村污水治理工程中的污水管道流量都<500 m3 / d, 很多村庄污水干管流量<100 m3 / d。街巷下的支管和干管管径选用d200 mm 即可。

但是在排水规范中规定, 塑料排水管d200 mm 的最小设计坡度为0.3 %, d300 mm 的最小设计坡度为0.2%, 而在平原区, 地势平缓, 管道埋深是很重要的限制因素。因此, 村庄污水管网中的主干管采用d300mm 能有效地降低整个管网的埋深, 从而提高村庄污水管网的经济性。在山区, 路面坡度很大, 管道铺设一般跟随地面坡度, 主干管采用d200 mm 既能节约管材, 又能增加管道水流速度。

2.3 管道埋深

根据笔者2006 年在新农村污水治理工程设计和施工中的经验, 管道埋深其实是村庄污水管网最重要的限制因素。很多村庄的污水管网设计都修改过或者在施工中做了设计变更, 一方面是因为时间紧, 另一方面是因为没有充分考虑到施工的难度。很多村庄的街巷太窄, 有的甚至只有2 m 宽, 既无施工场地也容易引发塌方等安全事故, 管道铺设超过2 m 则基本上无法施工。

在设计中, 要充分考虑, 精心设计, 把降低整个村庄污水管网埋深作为设计目标之一, 这样才能保证施工的可操作性。建议村庄街巷内主干管控制在2 m深以内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新农村污水治理工作的探讨(何刚 霍连生 战楠 赵立新)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