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农业节水技术采用的决定因素——基于中国10个省的实证研究(刘宇 黄季焜 王金霞 Scott Rozelle)
关键词:农业;节水技术;水资源;水资源短缺
中图分类号:s274 文献标识码:a
1 研究背景
中国水资源短缺状况十分严峻。一方面,水资源供给不断减少。虽然全国水资源总量为2. 5 万亿m3 , 位居世界第6位[1 ] ,但人均拥有的水资源量仅为1 945 m3 ,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1/ 4[2 ] ,早就被列为13 个贫水国之一。而且短缺状况仍在加剧,特别是地下水总量也呈现出减少的趋势[3 ] 。另一方面,水资源的总需求却迅速增加。新中国建立以来,水资源总需求的增长十分迅速。中国全社会用水总量从1949 年的1 031 亿m3 增加到2005 年的5 435 亿m3 [1 ,4 ] 。
伴随着水资源的短缺和部门之间用水的激烈竞争,导致农业部门用水比例持续下降。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农业部门的用水比例高达97 % ,到2005 年,农业用水的比例下降到69 % ,非农业部门的用水比例已经超过30 %[5 ] 。可以预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部门的用水比例将会进一步下降。
然而,中国农业灌溉用水的利用效率却很低。研究显示,中国灌溉用水的利用系数只有0. 3~0. 4 ,与发达国家0. 7~0. 9相比,相差0. 4 ~ 0. 5 ; 农作物水分利用率平均为0. 87kg/ m3 ,与以色列2. 32 kg/ m3 相比,相差1. 45 kg/ m3 [6 ] 。类似的研究也发现中国的灌溉用水利用率大大低于发达国家[7 ] 。此外,还有研究发现由于缺少投资、年久失修和管理不善,也导致了灌溉水的低效率使用[8 - 9 ] 。
面对农业灌溉用水的日益严峻,中国政府不断地加大在农业节水技术上的投资。从1985 年开始,财政部门与水利、银行等部门积极配合,连续发放节水灌溉贴息贷款,共16. 9 亿元,各级财政累计安排贴息约2 亿元,吸引各方投资16 亿元,发展节水灌溉面积100 多万公顷。为了提高中国节水灌溉的技术水平,中央财政在1996 、1997 年把引进节水灌溉技术列入国家引进1 000 项先进农业技术计划,作为重点来安排资金。同时,为了把先进实用的节水技术推广普及开来,财政部门还安排了用于技术宣传、人员培训等方面的技术推广经费。此外,国家在农田水利灌溉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也加大投资力度[10 ] 。
尽管政府一直积极推动节水技术的采用,但是对节水技术采用的情况知之甚少[11 ] 。与此同时,学术界对中国节水技术采用程度的研究也很少,仅有的研究节水技术采用文献,也主要是案例和定性分析,缺少定量的分析。
因此,本文利用中国10 个省的数据来定量分析农业节水技术采用的现状及其决定因素等问题:究竟中国目前节水技术的采用程度到底如何? 有哪些因素对节水技术采用有显著的影响? 以及水资源稀缺和政府政策都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具体来说,本文目的有两个:第一、描述节水技术采用的变化趋势;第二、识别出影响节水技术采用的主要因素。
2 数据来源
本文使用的数据是来自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ccap) 3 个项目的实地调查。
第一个项目是中国水权制度和管理面板数据调查。这项调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在2001 年对河南、河北和宁夏进行的调查。调查时段为1990 、1995 和2001 年。第二个阶段,在2004 年9 月份对河南和河北进行了追踪调查,把数据补充到2004 年,2005 年8 月份又对宁夏进行了追踪调查2004 年数据。这个项目的调查根据水资源稀缺程度共计随机抽取了77 个样本村。
第二个项目是2004 年12 月份开展的中国北方水资源调查。共调查6 个省份:河南、河北、陕西、山西、内蒙古和辽宁。调查时段为1995 和2004 年。为了使研究更有代表性,采用随机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了代表中国北部的样本村,首先在每个样本省份选区县,然后把这些县按照灌溉面积的比例分成4类:严重缺水,部分缺水,正常地区和绝对缺水地区(山区和沙漠地区) 。在每个县,随机选取两个乡,每个乡随机选取4 个村。第二次调查共计收集到401 个样本村①(①在山西省襄汾县大邓乡调查组多调查了一个村(前河村) ,也作为有效样本包括在本文中。)。
第三个项目是2006 年7 月份的用水协会调查,共调查了3 个省份:甘肃、湖北和湖南。采用按水资源稀缺程度分层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调查时段为1995 和2005 年。共计选取了60个样本村。
第一个项目和第二个项目调查共收集到478 个样本村,第三个项目调查得到60 个样本村,所以,三次调查共计538 个样本。由于最后一次调查的样本是2005 年的数据,考虑到一致性的问题,所以我们把所有调查年份为2004 年的数据也按2005 年处理②(②因为2004 和2005 年只相差一年,实际情况相差不大,所以采取合并处理的方法。)。
3 节水技术采用的类型、现状和变化趋势
节水技术是指可以被察觉的、田间水平的节约灌溉用水技术。同样对用水效率的定义也是指在农地水平测量上每单位水投入产出的作物产量。因为当从整个灌溉系统或者流域规模上来测量净用水量时,会发现采用节水技术在一些情况下并不节水。这是因为每种技术的节水性质不仅取决于技术方面的特征,还取决于水文系统和产量的经济调整等因素③(③节水技术是否节水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不仅取决于每种技术的性质,还取决于节水技术采用的水文系统。如果灌溉水是从浅的蓄水层抽上来的,浇到农地上的水并没有从土壤表面蒸发,也没有随着作物生长而蒸发,就会回补到蓄水层,并没有从系统流失。在这样的情况下,真实的节水只来源于减少的土壤水分蒸发损失总量。而减少渗流的节水技术(地下管道系统或者衬砌的渠道) 或者应用的水设施(如沟灌,平整土地,喷灌) 都不会导致显著的节水。而且,一个地区水补给可能影响另一个地区可用于灌溉的地下水水量。如果是这样的话,通过节水技术减少水补给可能对别处的地下水使用产生负面的影响。)。
3. 1 节水技术采用的类型
在对10 个省538 个村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在农村有很多种类型的节水技术。为了分析的方便,根据所需资本、可分性和采用时间不同将其分成3 类。
第一类,传统型节水技术。传统型节水技术包括:畦灌、沟灌和平整土地三种节水技术,将这些技术归为一类是因为它们被较早的采用,而且据大多数的村领导反映早在20 世纪80 年代早期农业改革之前,这些技术就已经被采用了。另外,这些技术固定成本较低,而且具有可分性,每个农户可以独立操作。
第二类,农户型节水技术。农户型节水技术包括:地面管道(白龙或水袋等) 、地膜覆盖、留茬免耕(秸秆还田) 、间歇灌溉和抗干旱品种④(④这里指的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抗旱品种,只是说可能这个品种本身具有的特性就是抗旱。因为真正的抗旱品种才刚刚研究出来,还没有大面积推广和普及。)五种节水技术。通常这一类技术可以由单个农户采用(而不是村集体或者农户群体) ,而且固定成本较低,可分性较高。相对传统型技术而言,采用时间较晚。
第三类,社区型节水技术。社区型节水技术包括:地下管道、喷灌、滴灌和渠道防渗四种节水技术。这一类技术往往是被社区或农户群体而不是单个农户所采用,所需设备大多固定成本较高,需要集体或多数农户的合作,而且与前两种节水技术相比,这种技术是近些年才开始被农民采用的。
3. 2 节水技术采用的现状及变化趋势
总体上来说,我国节水技术采用村的空间分布很广,并且扩散很快。从表1 中可以看出,在1995 年有79 %的村采用了节水技术,到2005 年增加到95 % ,增加了16 %。在1995 -2005 年,节水技术的采用比例平均为87 % ,也就是说,这10 年里只有13 %的村子没有采用任何一种节水技术。
但是每个村实际采用节水技术的面积都很小。在1995 年采用节水技术面积的比例为11 % , 即使到2005 年也只有16 %。虽然也有一定的增加,但节水技术采用面积比例却很低,远远低于节水技术采用村的比例。这表明尽管中国采用节水技术村的空间分布很广,但实际上每个村采用的面积都很小。这也意味着节水技术的采用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与总体采用情况相同,三类节水技术的采用程度都很低。从表2 中可以看出,即使是采用最早的、最广泛的传统型节水技术,到2005 年采用面积也只有耕地面积的28 %。就更不用说农户型和社区型技术了,到2005 年它们的采用面积分别只有12 %和9 % ,平均也只占到耕地面积的1/ 10 左右,这远远低于美国和以色列等发达国家的采用比例。
但是这三类节水技术的增长趋势和地位却明显不同。一方面,传统型技术增长要比农户型和社区型技术增长的缓慢。1995 - 2005 年传统型技术只增加了47 % ,但是农户型和社区型技术分别增加了200 %和300 %。这说明现代节水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另一方面,虽然传统型技术增长缓慢,但是从采用面积上来看,仍然是最重要的。在2005 年传统型技术采用面积为28 % ,而农户型和社区型技术采用面积还不到15 % ,这说明中国采用的节水技术仍然很落后。在类似的研究中也得出相似的结论[9 ] 。
4 影响节水技术采用的描述性分析
由于本文主要关注影响节水技术采用的水资源稀缺因素和政府政策因素,所以我们分析了节水技术采用与这两类因素的相关性。我们将三类节水技术按采用面积比例由低到高分成5 组,分组方法是按样本等距分组(例外的是第1 组包含所有采用面积为0 的样本,其余各组按样本等距分组) (见表3 ,第2 - 3 列) 。
(1) 水资源稀缺与节水技术采用
影响农业节水技术采用的决定因素——基于中国10个省的实证研究(刘宇 黄季焜 王金霞 Scott Rozelle)
本文2010-03-12 22:08:07发表“农林鱼水论文”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53178.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