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北部湾沿海地区水利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初探(胡锦钦)

栏目:农林鱼水论文发布:2010-03-12浏览:2526下载139次收藏
  摘要:简述北部湾沿海地区水利建设存在的问题, 提出水利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重点: 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 科技兴水, 充分发挥水的功效; 加快海河堤围建设, 提高防御自然灾害能力; 切实做好港口供水; 共商中越边界北仑河水资源开发利用; 保护生态环境, 促进水资源良性循环;加强乡镇基层水利管理队伍建设。

水利建设; 可持续发展战略; 北部湾沿海地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

中图分类号: tv213 (26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408 (2007) 08-0034-05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湾沿海地区的钦州、北海、合浦、防城(原东兴) 、灵山、浦北、上思等7个市县(自治县) , 除上思县外, 原属广东省管辖,1965年划归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钦州地区, 从此广西拥有北部湾海域。1984年国务院将北海市(含防城港)列为全国14 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 1994年又将防城县划归防城港市, 于是原钦州地区分为三个独立地级市, 即钦州市、北海市、防城港市,从而北部湾经济开放开发步入三个市齐头并进、互相促进的新格局。为了协调三市的发展, 自治区人民政府制定的《广西南北钦防沿海经济开发区发展规划纲要》确定了三市作为沿海经济区的发展定位: 即北海市为商贸旅游城市, 钦州市为临海工业园城市, 防城港市为港口城市。三个市总面积2.04万km2 , 人口552.31万人, 大陆岸线长1 595.3 km。

进入21世纪, 由于区位独特, 与东盟地缘相近、文化相通、经济互补, 北部湾经济开放开发已成为构建中国—东盟的国际大通道、交流大桥梁、合作大平台, 成为中国南部经济发展新一级。为了适应新的形势, 2006年3月, 北部湾(广西)经济区规划管理委员会挂牌成立, 将南宁市与北海市、钦州市、防城港市列入该经济区。

风生水起北部湾, 审时度势, 泛北部湾经济合作适时而出, 为水利拓展了新的发展空间和机遇,水利事业要把握时机, 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 统筹全局, 发挥水利优势, 全力支撑北部湾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1  北部湾沿海地区水利建设存在的问题

1.1 水利建设现况

建国以来, 北部湾地区水利建设蓬勃发展, 累计投入100 多亿元, 建成水库578 座(大型5 座、中型17座、小型556座) 、塘坝6 303座, 总库容36.12亿m3 , 有效库容19.17 亿m3 ; 引水工程4237座, 设计引水流量115.59 m3 / s; 机电泵提灌站3 135台, 装机总量4.08万kw; 有效灌溉面积18.32万hm2 , 其中旱涝保收面积13.54 万hm2 ,分别占耕地面积29.27万hm2的62.6%和46.3%;海河堤围511 个(总长89813 km, 其中海堤664.1km、河堤234.2 km) , 泄洪(潮)涵闸1 788座, 保护人口60多万人、耕地4.89万hm2。这些水利工程基础设施在历年防洪(潮)抗旱减灾、农业灌溉、供水、发电、航运以及实现粮食稳产、解决山区人畜饮水、减少贫困、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 发挥了诸多效益, 是北部湾沿海地区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宝贵物质基础。

1.2 水利工程存在问题

1.2.1 工程老化失修, 效益衰减, 防灾抗灾能力低

北部湾沿海地区水利工程大部分修建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 历经40多年的运行, 由于重建轻管, 疏于管理, 不少工程老化失修, 渠道渗漏严重, 渠系利用系数低, 仅为0.44左右, 灌溉效益衰减。例如设计灌溉面积6.67万hm2、总库容12亿m3的合浦水库, 负担北海、合浦、浦北、博白4个县市大型灌区的灌溉任务, 由于渠系庞大、渠道渗漏严重, 灌溉效益由60年代建库初期8万hm2衰减至“三查三定”时5.33万hm2 , 而且衰减势头仍未得到控制。又如防城港市防城区长歧引水坝设计灌溉面积6 253 hm2 , 但长期以来由于灌区渠道迟迟未贯通, 成为“半拉子”待建续建工程。此外,由于北部湾沿海地处湿润地带, 适宜白蚁栖息繁衍, 蚁患严重。如钦州市钦北区吉隆水库、防城港市上思县 伦水库、北海市合浦县清水江水库、东兴市黄淡水库等等都被发现坝体和堤围有白蚁穴, 有的相当严重, 90年代曾对水库和重要堤围进行普查治理, 但不彻底, 存在隐患。同时约有1 /4的水利工程带病运行, 调蓄能力和防御自然灾害能力低。

1.2.2 外界干扰水利工程正常运行

外界的干扰是多方面的。首先由于经济快速发展, 城镇不断扩大, 非法侵占行洪区现象经常发生, 如修建南宁—北海铁路时, 铁路主干线正好通过钦州市那挖耳水库, 施工中大量土石方填塞排洪道, 严重影响排洪。

再是以房地产和经济开发区为主的大面积土地不合理开发, 破坏了城市防洪排涝系统, 城区内涝日趋严重。尽管江河水位不高, 但稍有短时大雨,全城街道就会变成泽国, 交通阻塞, 轻则出入困难, 重则造成半瘫痪局面。这种内涝几乎年年都有, 主要是城市规划不周(指没有考虑短历时和超短历时暴雨倾泻而下时的相应排水功能设施) , 只顾地面高楼大厦漂亮, 不管地下水流去向, 违背人水和谐相处。

三是水利设施被盗被破坏现象时有发生。机、电、泵站地处偏远, 管理不善, 三个市抽水设备都遭受不同程度的毁坏。例如1991年大旱, 钦州市浦北县泉水电灌站一夜之间被洗劫一空, 影响数万亩农田用水。另外, 在寸土必争的年代, 不少水库山权地界未落实, 库区电鱼炸鱼屡禁不止, 危害工程安全。

四是水作为商品观念淡薄, 尤其农村免征农业税后处境更加艰难。每亩8~10元的农业水费和每方8分钱的工业水费都难收齐, 厂矿、企业拖欠水费电费习以为常。例如广西最大的合浦水库负担北海、合浦、浦北、博白四个市县大型灌区的灌溉任务, 旱涝保收面积2.74万hm2 , 按每亩10元征收水费应收400 万元以上, 2005 年实际仅收水费3万元; 防城港市2002年应征水费242.58万元(其中农业水费146.19万元, 工业水费7.49万元, 生活水费70.55万元, 其他水费18.35万元) , 但实际仅收到90.39 万元, 占应收水费37.3%; 钦州市青年水闸设计灌溉面积0.63万hm2 , 应收水费100万元以上, 但农业水费收不上来, 而且近年来厂矿、自来水公司等单位已累计拖欠水费和电费150多万元。由于水费电费征收不畅, 水利管理单位入不敷出, 直接影响广大水利职工基本生活, 难以为继, 值得深思。

五是水质污染。随着北部湾地区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 沿海三市主要江河和海域都面临水体污染。

2  北部湾沿海地区水资源特点

北部湾沿海地区依山傍海, 气候温和, 雨量充沛, 水系发育, 境内有125条中小河流, 集雨面积16 655 km2。其中集雨面积100 km2以上的河流有45条, 主要河流有钦江、大风江、茅岭江、防城河、南流江、马江、北仑河等。多年平均地表径流总量为231.22亿m3 , 人均拥有量4 186m3 , 虽高于全国人均拥有量, 但不到世界人均拥有量的1 /2, 而且由于降雨时空分布不均, 存在着季节性、水源性和工程性缺水, 可持续发展面临水资源短缺困境。

2.1 降雨时间分布不均

沿海地区降雨主要来自台风和热带低压影响,5~9月雨水特丰, 约占全年降雨量的78% , 因此,汛期经常发生洪涝(潮)灾害。而10~次年4月干旱少雨, 降雨量约占全年降雨量的22% , 常出现秋旱和春旱。

2.2 降雨地域分配不均

受海洋气候和地形影响, 降雨沿海多、内陆少、东南迎风坡多、西北背风坡少。据统计, 多年平均降雨量, 沿海为2 057.8 mm, 内陆为1 649.2mm; 十万大山东南迎风坡的防城河流域马儿峡顶高达3 448.8 mm, 而西北背风坡的钦州市新棠镇仅为1 451.3 mm。

2.3 河川径流年际变化大

降雨丰枯相差悬殊决定了河川径流年际变化大。如钦州市钦江青年水闸1971年6月初受6号强台风的影响, 发生50年一遇洪水, 实测最大洪峰流量1 770 m3 / s, 而1991年6月7日实测最枯流量1.76 m3 / s, 两者相差千倍; 1967年8月上旬遭受台风暴雨袭击, 合浦县境内南流江常乐水文站和防城区防城河长歧水文站相继发生洪水, 洪峰流量分别为4 860 m3 / s和5 450 m3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北部湾沿海地区水利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初探(胡锦钦)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