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流程及制约性因素分析(李杰 周全)

栏目:农林鱼水论文发布:2010-03-12浏览:2257下载232次收藏
  摘要: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是一个系统工程,在长达十几年的不断整理和完善后,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及水土流失防治标准的国家标准均将相继出台。但是,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仍然是一门年轻的交叉学科,积累的经验和数据相对有限,有关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的规程、规定及编制要求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和问题。总结阐述了近几年来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流程,分析了其中的制约性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 键 词: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流程;制约性因素

中图分类号: s28 文献标识码: a

1 方案编制流程

任何一个项目必须经过“思考—认识—再思考—再认识”的过程。对于一个开发建设项目而言,完成一个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流程可分为3个阶段:前期准备阶段、中期编制阶段及后期报审阶段。从项目委托至审批共需经历项目来源→前期分析→合同及收资→现场踏勘、思路初整→数据整理→思路整理→报告编写→报审、批复等过程。

前期根据项目来源,对项目的基本情况(前期立项情况、已建(新建)、规模、投资及土石方)作大致了解,结合可取资料进行初步分析。首先分析其与水利部水保[2007]184号文有关规定的相符性,如有违反其中一条规定的,审批部门不予审批,应当不接手该项目;如不违反相关规定,确定项目大致工作量,作出初步计划;水保方案收费可参考项目完成所需时间、人数及成本并结合相关收费文件(如保监[2005]22号文)进行核算,同时应给建设单位或主体设计单位提出相应收资清单,以便后面的方案编写少走弯路。收资清单力求完整全面,除主体设计报告外,还应考虑相关的设计专题(如分期建设的前期工程报告、地质勘探报告、地质灾害及边坡处理报告、其他评价报告或中间成果等)、相关协议(如弃土石渣及固体废弃物处理协议、外购土石原料协议等)、相关批复文件(如立项或核准批复文件、可研意见等)。这是先期结合有限的文本资料进行思考的过程,若想思路进一步清晰,对工程有更深的认识,就必须结合实际,对工程项目进行现场踏勘。

在项目现场踏勘时,应着重注意收集项目区自然地理、土地利用现状、土壤、植被、水土流失现状等第一手资料,结合现场对项目的工程布局、走向等有一定了解,并对项目区内类似工程进行扰动后土壤侵蚀模数、水土保持工程经验与教训、直接影响区范围等方面作相应调查,同时,可与建设单位或主设单位就主体设计中的水土保持功能措施布局及思路、相关专题设计及审查情况等进行沟通。结合所有收集及调查的信息,思考该项目的水土流失防治重点及措施布局,形成方案思路的雏形。所以,踏勘前的准备也相当重要,要带着先期思考留下的问题去现场,这样能在现场多了解项目的特点及细节,将先期留下的盲点一一击破,为后期的水保措施布局及体系的合理性打下坚实的基础。如果说先期是“结合文本”进行思考的过程,那么这个阶段便是“结合实际”进行思考的过程,在认识上也应该更进一步。

在经历了前期的“思考—认识—再思考—再认识”过程以后,接着进入的就是方案编制的核心过程—中期编制阶段,根据收集的相关资料进行数据及思路整理,并编写方案报告章节。首先应对项目工程进行水土保持分区,水土保持分区是方案编制的基础与关键,直接影响到方案的编制与质量好坏。其次是数据整理,数据整理应从工程占地及土石方平衡开始,占地及土石方量为报告书的基本数据,力求严密准确,项目的各项相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流程及制约性因素分析(李杰 周全)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