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三峡工程保险市场开发的探索与实践(张文操)

栏目:农林鱼水论文发布:2010-03-12浏览:2927下载145次收藏
  #trs_autoadd_1228181685093 {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 #trs_autoadd_1228181685093 p {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 #trs_autoadd_1228181685093 td {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 #trs_autoadd_1228181685093 div {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 #trs_autoadd_1228181685093 li {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 /**---json-- {"":{"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p":{"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td":{"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div":{"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li":{"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 --**/

保险业分两个体系,即财产保险和人寿保险,工程保险是属于财产保险辖下的一个分支。三峡工程保险市场的开发,为我国财产保险丰富了新的内容。从1993年开始,中国三峡总公司经过11年的探索与实践,历精图治,开发出三峡工程保险市场,建立了三个三峡工程保险服务网点,30多个三峡建设单位(包括设计、施工、监理、运行等)开通了三峡工程保险信息网,11年签订工程保险合同40多个,涉及400多个保单较大工程项目1000多项;办理索赔200多项,理赔金额达6000多万元,基本形成了三峡工程保险市场体系。

 

11年来,建设期间的建筑安装工程保险金额达300多亿元人民币,二期工程竣工后的运营资产保险200多亿元人民币,根据不同建设时段、不同保期、不同保险标的(工程项目),设计出不同的保费费率标准,并控制在工程概算之内。保险费的使用分别用于保险与安全生产培训、设置安全设施、制定防范措施、安全监测与查勘、工程事故处理与理赔、安全奖励等诸方面,使工程保险管理工作逐步科学化、规范化,形成了一套三峡工程保险管理模式。

 

1 三峡工程保险市场开发的前提条件

 

利用三峡投资中的工程保险费用,进行科学地、系统地开发,再获取新的效益,奠定了开发三峡工程保险市场的经济基础。中国三峡开发总公司和工程建设者,以及为工程服务的各种经济、技术形式的中介机构,构成了三峡工程保险市场的主体。

 

1.1 经过调研、考察与论证,三峡工程保险市场的开发,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巨大综合的三峡建筑市场,提供了保险市场开发契机

 

1992年全国人大通过的关于兴建三峡工程的决议,三峡工程建筑市场开始形成,为开发三峡工程保险市场提供了现实的可能。三峡工程建筑市场有三大特点:其一,三峡工程是一个建筑行业齐全的综合的系统工程,涵盖了水电、民用、电子、船舶设备、港建、金属结构、机械加工等十几个建筑行业,在三峡这样一个大市场中竞相争流;其二,三峡工程规模大,工期长,人力、财力信中,从三峡工程效益看,总装机容量1820mw,防洪库容220万立方米,俱属世界之最。高峰人数2.8万人/年,静态工程投资500.9亿元rmb,在这样一个市场中风险因素多,管理很艰巨;其三,技术复杂、施工强度高,是建筑史上罕见。这些都为我们进行三峡风险管理和保险市场开发,创造了坚实的资源条件。从1993年开始,以三峡工程三个时期建设的施工方法为依据,以同期的招标合同为基础,全面规划出三峡工程的保险方案,不失时机地迈出了开发三峡工程保险市场的第一步。

 

(2)科学分析风险因素,建立起工程保险市场

 

1996年9月,主管三峡工程保险的副总经理李永安同志亲自参加了三峡工程风险研讨会,对三峡工程风险管理问题,分建设环境、建设规模、工程设计、工程技术、工程施工、工程移民、工程环保、工程投资、工程财务、融资汇率等十个风险因素作了精辟的论述。与会专家、学者对三峡工程的风险管理出谋献策。并结合三峡工程论证中的水文、地质、机电、科研、生态、泥沙、技术、施工投资、移民、大坝及电站建筑、通航建筑、水库调度等13个专题,进行了技术、经济、环境、移民等,作了风险分析。以此,建立起风险管理的新理念。共识认为风险管理是研究风险发生规律和风险控制技术的新兴管理学科,它是通过对风险的识别、估测和评价,结合三峡工程建设特点,优化组合三峡工程各种风险管理技术,对风险实施有效的控制,妥善处理风险所导致的损失,达到以最小成本获取最大安全保障的目的。

 

三峡工程建设的风险,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①风险集中,三峡枢纽的建设空间聚集在15.28平方公里之内;②风险额大,三峡工程静态投资500.9亿元人民币,动态投资超过千亿元人民币,投资之大是世界建筑史上罕见的;③风险面广,从风险分析可以看出,风险除来自政治、经济方面之外,还来自建设环境、工程技术、工程移民、组织协调、市场管理等方面;④风险周期长,三峡工程建设总工期为17年,分三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三峡工程保险市场开发的探索与实践(张文操)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