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报》:资源型城市怎样实现成功转型?(郑玉生 张令平)
甘肃省金昌市是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省辖市,地处祁连山北麓、河西走廊东部、巴丹吉林沙漠南缘的石羊河流域,辖一县一区(永昌县、金川区),总面积9600平方公里,总人口47万,其中城镇人口25万。金昌因矿建企、因企设市,是全国最大的镍钴生产基地、铂族贵金属提炼中心和北方最大的铜生产基地,也是全国资源综合利用三大基地之一,因盛产镍被誉为“祖国的镍都”。
长期以来,金昌以矿产资源开采、选冶为主导的工业格局,导致资源消耗高、环保压力大、产业链条短、经济依存度强,环境污染问题比较突出,曾经是全国十大污染城市之一。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四抓三支撑”的战略部署,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积极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了在发展中求和谐、以和谐促发展的良性互动。
紧抓第一要务,在加快发展中实现科学发展
我们在实践中清醒地认识到,保护环境、治理污染不仅仅是环保问题,更是一个发展问题。立足资源禀赋、环境承载能力、开发强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区域人口状况、经济布局、国土利用等因素,明确区域发展定位,调整优化经济布局,是推进产业集聚、企业集群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科学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针对全市91.5%的生产力集中在“一线(金永公路)三点(金川、河西堡、永昌)经济带”的实际,确定在金川重点发展有色金属、新材料及工艺相近、衔接紧密、关联度强的相关产业,在河西堡重点发展化工、能源、建材、冶金和现代物流业及拓展的产业,在永昌重点发展农业产业化项目,产业集聚、企业集群的洼地效应进一步显现。特别是依托新材料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规划建设占地10平方公里的新材料工业园区,先期入驻的总投资达140亿元的13个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之中,部分已经建成投产,呈现出勃勃生机。
金昌市镍矿资源属硫化铜镍矿,冶炼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硫烟气始终是制约全市经济发展、环境污染的首要因素。为此,我们紧紧抓住金川集团公司和金昌市先后被列为国家“十一五”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及甘肃省循环经济试点城市的难得机遇,以消化硫酸为切入点,对上承接硫化铜镍矿冶炼过程当中产生的二氧化硫烟气制酸,对下进行资源综合利用,以新上120万吨硫酸盐项目为龙头,配套60万吨磷二铵消化140万吨硫酸,新建80万吨pvc项目消化30万吨氯气,由此产生的磷矿渣、电石渣等废料由金泥集团100万吨干法水泥作为原料最终消化;以镍铜钴等有色金属为原料,新上10万吨精密铜镍合金、1.5万吨羰基镍铁以及镍铜钴压延产品精深加工、镍铜标准连接件、镍铜钴粉体材料、镍铜钴金属盐化工、镍网等,形成了镍铜钴精深加工及稀有金属新材料高技术产业链;引进贵州宏福集团,
《中国环境报》:资源型城市怎样实现成功转型?(郑玉生 张令平)
本文2010-03-12 21:16:47发表“农林鱼水论文”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5302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