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国环境报》:看乡村环保NGO如何化解污染难题

栏目:农林鱼水论文发布:2010-03-12浏览:2973下载148次收藏
  #trs_autoadd_1236588793609 {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 #trs_autoadd_1236588793609 p {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 #trs_autoadd_1236588793609 td {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 #trs_autoadd_1236588793609 div {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 #trs_autoadd_1236588793609 li {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 /**---json-- {"":{"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p":{"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td":{"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div":{"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li":{"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 --**/

在江苏省姜堰市的田间地头,活跃着一支拥有300多人的乡村生态家园协会的队伍,他们俯下身子倾听农民们的呼声,了解农民们的疾苦,通过举办乡村环境圆桌对话,架起了环境信息沟通理解之桥。

 

编者按: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一些违法排污企业总是和环保部门玩着“猫捉老鼠”的游戏,总是想方设法躲避环境执法检查。尽管我国环保法律法规不断完善,环境执法手段也有了极大提高,但百密难免一疏,总有空子被不法企业所钻。面对这种情况,怎么办?要靠人民群众打赢环保这场战争,让违法排污企业在人民群众的监督下无路可逃。江苏省姜堰市依靠乡村环保ngo成功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热点、难点问题,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有些企业钻了环境监管的空子,经常夜间偷排、漏排,请问市环保局的同志,你们对这些顽固不化的排污企业将如何处理?”

 

“这次会议能否通过圆桌对话方式,来解决我们这个区域的污染问题?还是仅仅是一个表面形式?”

 

2007年1月10日,在江苏省姜堰市兴泰镇政府大会堂举行的姜堰市首次环境圆桌对话会议,一开场就遭到了当地农民们的强烈质疑。

 

地处姜堰市北部的兴泰镇不锈钢拉丝企业最高峰时发展到了近40家,由于企业规模小,技术装备相对滞后,污染防治措施不健全,所产生的酸洗废水和烟尘未经处理就直接超标排放,严重污染了当地生态环境,导致投诉与信访接连不断。当地政府通过近一年的专项整治,消除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热点、难点问题,但个别企业偷排漏排违法行为仍经常发生。

 

要想巩固来之不易的整治成果,仅仅依靠环境执法监管还不行,还要有身边广大群众的监督,更要有排污企业的自律与约束。于是,姜堰市决定采用环境信息对接与圆桌对话的形式,让群众代表、排污企业和政府部门“坐到一条板凳上”,进行沟通与对话,不再让农民为污染而烦恼。

 

首次面对面的圆桌对话,不但让排污企业的老板们感触到了农民们的热切期盼,也让农民们对企业治理污染的过程有了大致的了解。

 

这次圆桌对话的另一个成果是决定成立一个乡村环保非政府组织(n g o ),以加大对区域污染的监管力度。这个组织由市环保局、当地政府人员和群众代表共14人组成,主席由镇长担任,秘书长为姜堰市环保局副局长,并制定了相关章程。按照规定,每半年召开一次会议,公布区域污染整治进程、监督检查成效等。

 

由于乡村环保ngo的积极参与,兴泰镇不锈钢酸洗污染治理进程加快,到2008年11月,全镇仅剩两家规模较大的酸洗生产企业,生产废水也在邻镇污水处理厂得到了处理。全镇的河水水质和空气环境质量与2007年相比有了明显改观,群众环境信访投诉也由2006年的近20件降至2008年的两件。

 

兴泰镇并不是个例。目前在姜堰市的田间地头,活跃着一支拥有300多人的乡村环保ngo——“乡村生态家园协会”的队伍,他们俯下身子倾听农民们的呼声,了解农民们的疾苦,通过开办乡村环境圆桌对话,架起了解决农民们身边污染投诉的桥梁。

 

乡村环保ngo监督成效明显

 

在乡村环保ngo的组织下,农民、企业、镇政府和市环保局工作人员“坐到一条板凳上”展开对话,通过质询和解答,问题摆到了桌面上,承诺也落到了实处。

 

圆桌对话确实是一个“坐到一条板凳上”解决农民烦恼事的好形式,那么,由谁来主持呢?

 

刚开始,姜堰市在一些乡镇纷纷成立了镇级乡村环保ngo,由他们来挑大梁。姜堰市罡杨镇组织的一次圆桌对话就是一个成功例子。

 

2007年4月,姜堰市选择了群众基础较好、素质较高的“全国千强镇”——罡杨镇,成立了由当地德高望重的老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农民代表、青年志愿者组成的乡村环保ngo。这个组织围绕监督企业达标排放、督促企业配套污染治理设施、协调一般环境信访等方面积极地开展工作。

 

为了了解真实民意,罡杨镇乡村环保ngo与姜堰市环保局联合在罡杨镇进行了环境保护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00份。统计结果表明,罡杨镇老百姓的环境保护意识比较强,参与环保的热情比较高,同时对镇区内的几处“黑龙”——浴室及锻造企业的烟尘、自来水水质等问题格外关注。

 

2007年5月25日,罡杨镇乡村环保ngo牵头举办了罡杨镇首次环境信息对接与圆桌对话会议,吸引了众多农民参加。这次圆桌对话在农民们的质疑声中拉开序幕。

 

以下是这次会议内容的部分实录:农民:“现在我们罡杨镇全镇都用上了自来水了,那么,企业排放的废水会不会影响到饮用水的安全?请环保局负责人回答。”

 

市环保局人员:“根据我局定期监测的结果显示,罡杨河水水质是安全的,而且罡杨镇自来水一直使用地下水,可以说饮用水是安全的。我市一直开展饮用水水源地专项执法检查,确保人民群众饮水安全。”

 

市人大代表施国华质询:“我想问一下××磨锻厂的代表,我有时看到你厂烟囱冒黑烟,你们厂用的是什么炉子?用的是什么燃料?有没有采取什么治理措施?”

 

企业负责人:“目前,我厂使用燃煤加热炉,燃料是烟煤,正在按照环保的要求安装配套除尘设施,而且我已打算将厂子搬到工业集中区并且换成中频电加热炉,彻底解决冒黑烟的问题。”

 

施国华继续询问:“那你何时能将除尘设施安装到位,何时能搬迁到位?”

 

企业负责人:“预计1个月后设施能够安装到位,如果变压器安装顺利,年底能够完成搬迁。”

 

施国华再次询问:“要是1个月后设施没有安装到位怎么办?”

 

市环保局环境监察人员:“我们将依法查处,前期已对其下发了限期整改通知,逾期未整改,将责令其停止生产并处罚款,直至其配套设施安装并通过环保验收。所以在此提醒××磨锻厂要抓紧,务必在规定时间内将除尘设施安装到位。”

 

通过这次圆桌对话,排污企业、镇政府和市环保局的承诺是否能落实?这次对话后,排污企业和镇上会有什么行动?是不是开完这次会议就可以解决全镇存在的污染问题?具体措施是什么?面对这一连串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中国环境报》:看乡村环保NGO如何化解污染难题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