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国经济时报》:沿海开放城市新农村建设的探索(韩俊 秦中春)

栏目:农林鱼水论文发布:2010-03-12浏览:2978下载139次收藏
 

——南通市新农村建设调查

南通市是我国首批对外开放的14个沿海城市之一。现辖4市、2县、2区和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共有130个乡镇,1898个行政村。全市总面积8001平方公里,户籍人口773.79万。2005年南通市实现CDPl472.08亿元。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84元,人均生活消费支出8573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501元。

本次调查选择了海门市、通州市和海安县等三个调查区县,对三个调查区县的八个乡镇所属的91个行政村进行了入村问卷调查。从调查的村庄来看,当地村庄地势均为平原,以一般村庄为主体。位于大城市城郊和中小城市城郊的占2.1%,位于乡镇驻地的占12.1%,其余属于一般村庄占83.5%;经济发展水平在本地比较富裕的占3.29%,比较穷的占20.9%,一般的占75.8%。调查村庄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为6046元,高出南通市统计的农民人均纯收入545元。

■韩俊 秦中春

南通市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与特点

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成效显著。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向纵深推进,具有比较优势的瓜果蔬菜、花卉苗木等主导产业的地位进一步显现,传统大宗农作物品种也随着新技术的应用,生产水平也不断提高。土地产出率大幅提升,2005年亩均耕地产出1815元,比2000年增长47.4%,年均递增8.1%;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努力营造浓厚的创业投资氛围;农村工业经济每年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幅。2005年实现农村工业总产值3516.1亿元,是“九五”期末的4倍,年均递增32.2%。农村社会总产值4167.5亿元,二三产业的比重由“九五”期末的81.3%提高到93%。

农村劳动力大量转入非农产业,城市化水平显著提高。2005年转入非农产业的农村劳动力累计达到202万人,占全部农村劳动力的62.5%,其中劳务输出100.94万人,占转移劳动力数量的近一半。城市化水平也由2000年的33.5%提高到2005年的47%。对91个行政村的调查表明,农村劳动力常年在外打工或就地转入二三产业的占本村劳动力平均比例为68.8%;举家外出务工经商的农户占全村农户的比例平均为7.6%。

农民收入增长取得新突破,农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2005年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及来自家庭经营的二三产业收入达4027元,比“九五”期末增长63.7%,平均年递增10.4%,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达87.5%;资产性收入得到有效提升。2005年南通市农村居民人均财产性纯收入为72元,是2000年的2.4倍;转移性纯收入290元,是2000年的2倍。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49.62平方米。2000年农民吃、穿、住这三项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达70%,2005年这三项支出所占比重为58.7%。2005年农民人均医疗保健、交通和通信、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三项支出1245元,与2000年相比增长94%,平均年递增14.2%,比全部生活消费支出增长高出8.5个百分点。现代通信手段和信息传播较发达,开通电话户数比例平均为81.8%;有线电视户数比例平均为90%。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率较高。

村集体经济组织具备一定经济实力。在调查的村庄中,2005年集体总收入平均为21.58万元。在村集体本身的收入中,最大一部分是村农业承包收入,占比为47.2%;其次是“厂房、土地及其他财产租赁费收入”,占比为35.4%,“村农林牧渔直接经营收入”和“村办企业收入”占比分别为4.4%和2.9%。2005年平均每个行政村支出23.35万元。其中“村公共建设支出”占72%,“村管理费用”占14.7%,“村福利费用”占6.1%,“新企业投资”占0.2%,“还贷款”占1.4%,其他支出占5.6%。

南通市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思路

南通市提出的新农村建设的具体要求是“百姓富、村庄美、风气好”,主要内容包括富民强村、村镇规划、人居环境、文明程度和组织建设等。百姓富:把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村庄美:在整治村庄面貌方面重点推进“五个一工程”。风气好:一是村规民约普及化,二是村务管理民主化。

主要措施包括:

实施农民收入倍增工程。到2010年,力争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8500元。一是增加农民家庭生产性收入。二是增加农民劳务收入。三是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加快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扩大农民就业空间。四是增加农民的资产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大力鼓励农民投资创业,把发展特色产业、加工业和服务业作为自主创业的主阵地。

实施“五件实事工程”。一是教育培训。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收学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免费课本和寄宿生活费补助。每年培训农村剩余劳动力9万人,增强劳动就业技能;二是道路建设。建设农村公路3567公里,逐步把农村公路延伸到规划的集中居住点;三是健康工程。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大各级政府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补助力度;四是文化建设。加强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推进农村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改善基层文化设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中国经济时报》:沿海开放城市新农村建设的探索(韩俊 秦中春)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