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节约型社会内涵特征和实现途径(唐元)

栏目:农林鱼水论文发布:2010-03-12浏览:2345下载281次收藏
  0 引言

节约型社会是相对于物质资源耗竭型社会的一种社会形态。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自然资源相对不足、环境质量欠佳、自然灾害频发、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尚存的发展中大国而言,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不仅是当务之急,更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l 节约型社会的内涵

节约型社会的定义应当是:在一定地域范同内,人们在生活和生产过程中,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物质资源,并通过循环再生方式实现物尽其用.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尽可能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形态。节约型社会的核心内涵是:物质资源的节约。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目标是:经济不断发展、资源得到节约使用、人与自然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2 节约型社会的特征

建设节约型社会,涉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结合我国国情,节约型社会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2.1节约光荣的社会风尚。在节约型社会,节约成为国家和全体人民的共同意愿,倡导节约成为全社会永恒的主题,人人崇尚简朴节约,形成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社会风尚,经济社会进入持续稳定而不乏活力的发展状态。

2.2以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为特征的国民经济体系。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是节约型社会的基石。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包括资源节约型的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服务业等。在这样的国民经济体系下,企业要着力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减少单位产出对自然资源的耗费或浪费,用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并生产出物质消耗低、附加值高的资源综合利用产品以及功能替代型和可循环利用产品。

2.3 具有资源节约理念的社会组织体系。节约型社会的组织机构包括资源节约型政府、资源节约型社会团体、资源节约型企业、资源节约型事业单位、资源节约型家庭等。这些节约型组织机构作为社会主体,相互有机衔接,有序运行,形成节约型社会组织体系。

2.4按照循环经济模式运作的经济运行体系。节约型社会必须实行循环经济的运行模式,即必须合理开发自然资源,综合利用各类资源废弃物,开发利用再生资源和新能源,对无法再次循环利用的污染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实现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废弃物的产生。

2.5具有供给均衡、使用合理的资源保障体系。全社会主要资源供给合理,总量适度,资源供给与需求之间保持基本平衡,能够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单位产出的资源耗费水平呈现下降趋势。

2.6以科技进步为支撑的技术保障体系。节约型社会通过不断推进科技进步,研发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节约型社会内涵特征和实现途径(唐元)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