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灾害学研究的兴起与发展(卜风贤)
一、灾害学的创立
灾害学的兴起与灾害问题的日益严重是分不开的。早在古代社会,我国人民就对灾害问题给予了极大关注,历代正史中都有关于灾害发生、危害情况的记载,形成了一个序列长、内容丰富的资料库,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国内外灾害研究者对此都给予高度评价。但由于古代科技水平的限制,长期以来灾害记录一直处于定性描述阶段。
本世纪中叶以后,随着气象、地质、生物、航空航天等现代科技的发展,灾害的监测、预报和防治工作才走上规范化的道路。世界范围内灾害问题的日益严重,特别是1972年和1982~1984年的世界性旱灾,导致了大饥荒流行,造成数百万人死亡,灾情震惊世界,开展世界性的灾害研究势在必行。日本、美国、英国等先后创办了一些研究灾害的杂志,如美国1976年创办的《自然灾害观察者》杂志,英国1977年创办的《灾害》杂志等。
正是在这种大气候下中国的灾害研究蓬勃兴起。1983年,我国学者倡议建立综合研究自然灾害的自然灾害学,并对灾害学研究做了初步分析。1984年,我国又有学者对“灾害学”一词进行了阐释:“灾害学是研究大自然对人类危害、并设法使之减轻的学科。涉及领域有自然科学,也有社会科学。”1986年是灾害学在我国全面兴起的一年,1986年1月中国国土经济学研究会发出了首届“灾害经济学”学术讨论会征文通知,拉开了灾害学科建设的序幕。1986年8月,全国第一家专门研究和报道灾害问题的学术刊物《灾害学》杂志在西安创办,年底出版了创刊号;1986年9月6~8日在哈尔滨召开了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筹备会;1986年11月11~16日在北京召开了第二届天地生相互关系学术讨论会,会议特别对灾害学的综合研究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自然灾害群发期及其可能成因”为这次会议的一个重要议题。农史学界对灾害学科建设大力支持,为了配合第二届天地生学术讨论会并推动灾害学的发展,《农业考古》杂志专门组稿研究灾害问题。1986年第1期《农业考古》发表了高建国先生《灾害学概说》一文,就灾害学的研究内容、性质、灾害学的历史渊源、灾害学的分支学科、灾害学综合研究等问题进行了论述,初步勾画出了灾害学的学科框架。这些工作,标志着我国灾害学研究的开始。
灾害学的创立,使灾害研究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发展起来,它把一个个从事不同行业的工作人员集中到灾害研究领域,共同构筑灾害学学科体系。灾害学队伍中不但有地震学、气象学、环境学、生物学等专业研究人员,还有经济学、地理学、社会学、生态学、心理学、医学等专业人员。他们不但研究单个灾种,也把灾害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考察,研究灾害的性质和特征。80年代后期,灾害学各分支学科不同程度地得到发展,灾害物理学、灾害医学、灾害防治学、灾害历史学、灾害地理学、灾害经济学等灾害学分支学科的研究不断取得新的进展,气象灾害、生物灾害、地质灾害、地貌灾害及环境灾害的研究全面展开,特别是气象灾害的研究十分活跃。
二、灾害研究的全面发展
90年代国际减灾事业的发展为我国灾害研究工作提供了新的机遇,有关灾害学学科建设的思想、灾害学理论体系的建立等都是在“国际减灾十年”活动的大背景下进行的。“国际减灾十年”活动是由美国科学家弗兰克·普雷斯(frank press)博士于1984年提出的世界性防灾减灾的战略构想。1987年第42届联大专门讨论了这一问题并通过169号决议,号召国际社会在1990-2000年开展“国际减灾十年”活动。1990年以后,我国灾害学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1、设立灾害研究机构
目前,我国已有100多个减灾研究机构。中山大学设立了灾害研
中国灾害学研究的兴起与发展(卜风贤)
本文2010-03-12 21:15:40发表“农林鱼水论文”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52934.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