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国环境报》:统筹城乡环保需兼顾全局与细节(曹勇)

栏目:农林鱼水论文发布:2010-03-12浏览:2025下载165次收藏
  ■阅读提示

通过优先进行不建设区域的控制,将城市生态基础设施保护、控制起来。

实施城乡生态保护优先战略,加强矿产、交通、旅游、水利、林业等资源开发项目的环境管理。

统筹城市污染和农村污染治理、工业污染和农业污染治理、厂内污染和厂外污染治理。

有效整合涉农环保资金,力求产生集聚效应和典型示范作用。

【编者按】

本文作者为安徽省淮南市人民政府市长。本文系统介绍了淮南市城乡环保规划一体化、保护一体化、治理一体化、投入一体化,推进工农业生产清洁化、城市建设和村庄发展生态化的经验。

淮南市是安徽省省会经济圈的重要成员和国家大型能源基地之一,近年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全市经济社会呈现跨越发展、奋力崛起的良好态势,进入了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时期。

2008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5.4%,工业化率54.1%,城镇化率62.8%。在全面加快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淮南市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大力实施废弃物资源化、工农业生产清洁化、城市建设和村庄发展生态化,努力实现城乡环保一体化。

一体化规划

淮南市工业区连着农村,城市连着乡镇,这种工农交织、城乡交错的特殊性决定了环境保护的特殊性。为此,淮南市坚持以规划为龙头,加强城乡环保一体化规划。

淮南市注重运用和实践“反规划”理论,通过优先进行不建设区域的控制,将城市生态基础设施保护、控制起来,不因城市的发展扩张而减少和损坏,从而使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得以延续和发展,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淮南市结合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工作,加快制定“村庄森林化、路渠林阴化、庭院花园化、农田林网化、岗坡林果化”的标准和方案,进行村庄、庭院、道路绿化和农田林网建设,维护和强化整体山水格局的连续性和乡土生态系统的多样化,保护和恢复湿地系统,建立乡土植物苗圃基地、非机动车绿色通道和绿色文化遗产廊道,完善城郊防护林体系与城市绿地系统。

一方面,淮南市坚持环保规划实施与工业规划布局协调推进。在实施以“两带”为主线、以“四区”为重点、以“多园”为补充的“t”型工业布局的过程中,推进工业“退城进园”,引导农村地区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强化建设项目环评和“三同时”制度,促进项目集中、产业集聚、土地集约、环保集聚,实现“三废一沉”(废气、废水、废渣和采煤沉陷区)集中治理,变分散节能减排为集中节能减排。

另一方面,淮南市坚持环保规划实施与城镇化建设协调推进。淮南资源丰富,得天独厚。八公山、舜耕山、上窑山三山鼎立,淮河、高塘湖、瓦埠湖三水环绕,东部城区、西部城区、山南新区三城互动。在建设山水园林城市、滨河滨湖城市、宜居宜游宜创业城市的进程中,把环境保护放在城镇化的优先位置,着力解决“水多”、关注“水少”、改善“水脏”、发展“水运”、兴建“水景”,构建“三山为肺、三水为脉、三城为心”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中国环境报》:统筹城乡环保需兼顾全局与细节(曹勇)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