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涛:环境技术市场的三点讨论
一、环境技术的市场需求
环境技术市场的需求,有一个很大的市场背景,这个市场背景按照政府的投资规划,5年可能有1万亿。但是,市场背景并不是真正的市场需求。无论是工业废水还是市政污水,都有很大比例的产业需求并没有到市场上来。企业作大并不容易,即便是国际著名的技术工程公司其年营业额也只有几个亿,上十亿的凤毛麟角。我们看到他们介绍的经典案例基本都是国外的案例。这与中国的环境产业并不成熟有关。
作为环境技术市场的源头,也就是通俗称法的合同甲方,是两种类型,要么是工业污染客户,要么是城市政府客户。他们的环境技术需求被内外两个方面所拉动。
1、技术服务的内在需求
技术服务的内在需求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来自技术进步的需求,如供水行业以前每5年会做一次供水行业的技术进步规划,从一个国营企业或者说传统的公众服务行业的技术进步角度来说,这是一种自觉性的工作,一个好的省或者好的市,可能走的比较远,就会产生技术需求。但是,大部分的市会安于自己的管理现状,不愿意进步,在原来体制之下,市政领域在特许制度实施之前,在技术进步上,传统体制一直是持保守态度的,不管是市政设计院还是运营公司都是持保守态度。
另外一个内在的需求,是从经济效益角度产生的需求,但是除了锁定了价格的服务协议之外(如bot项目),在目前的服务价格形成机制之下,污水处理厂一般不愿意做精细的节能降耗努力,因为做节能降耗不能使直接的主体收益。也就是说在经济上的技术需求不普遍存在。这种状况对工业污染客户有类似之处,如果环保部门对工业客户的监管不到位,它的技术需求是假的,甲方的需求是假的,好公司也会被逼得去作假。一部分直接产生效益的内在需求,比如再生水和回用水,这些真正能够产生效益的部分,会产生实质的技术需求。这部分实质的技术需求,实际上是所占比例很小。造成我们现在的企业所分享的市场份额,远远没有一万多亿,实际上也就是几百亿。
2、技术服务的外部需求
在目前的背景之下,真正促使环境技术需求落实的,可能是外部需求。
现在环境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越来越到位的环境政策在逼迫各个污染主体重视环境问题。这些外部需求,在污水领域首先是节能减排政策,供水领域则是2012年即将实施的供水标准。虽然许多人认为可能这是不现实的,但是一个无形的剑悬在政府的头上。这些外部需求使环境技术市场的需求落到实处。
从外部需求角度看供水,我们看到中国的供水服务到了一个高发的突发性安全事件的高峰
傅涛:环境技术市场的三点讨论
本文2010-03-12 21:15:26发表“农林鱼水论文”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52919.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