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水回用要多工艺多途径相结合、因用而定(周芸)
编者按:由中国水网和清华大学联合主办的“2009水业高级技术论坛”已经圆满落下帷幕,本次论坛获得了供水、排水、污泥三方面众多权威专家的大力支持,国际水科院终身院士、中国水网专家王宝贞教授专为本次会议撰“我国城市水污染治理的反思与探讨”一文,其中涉及了对于我国再生水回用的若干思考,中国水网编辑整理如下,供广大网友学习、交流。
我国90年代就提出“中水”回用的理念,并要求“中水”回用率要达到污水处理总量的40%,但由于中水仅限于冲厕和浇洒绿地(销售),没有考虑“中水”用作城市河道景观和生态补水(免单)。一些中水厂,也难以找到用户去冲厕和浇洒绿地。中水在我国并没有获得发展的生命力。因为“中水”回用的局限性限制了它的发展。因地制宜,广泛采用中水资源是我国解决水资源短缺的必由之路。结合中水的用途采用不同的因地制宜的技术工艺,才能更有效的实现中水回用。
(1)农田灌溉用再生水
在污水再生和回用中,农田灌溉占的比例最大。例如美国污水回用于农业占其回用水总量的51%,我国北京再生水的最大用途也是农田灌溉,再生水农田灌溉面积58万亩,再生水年用量2.8亿m3,占再生水年总用量6.2亿m3的45.2%。用处理污水灌溉农田作物,其产量比清水灌溉高。这是因为污水不仅含有水分,还含有作物需要的营养物,如氮、磷、钾等。印度污水灌溉农作物的增产效果列于下表。我国的大面积污水灌溉的增产统计是,每使用1m3生活污水灌溉农田,小麦和水稻均平均增产0.5kg。
为了保证农田灌溉的水质安全,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颁布了处理污水用于作物灌溉的微生物指标指南,其目的是保护那些在污水灌溉农田上作业的和使用污水灌溉作物的人们的健康。该指南中控制的两类微生物引起的疾病是:肠道线虫引起的寄生虫病,如人体内的蛔虫和人体内的钩虫和ancylostoma duodenale);由病原粪便细菌如沙门氏菌属(salmonellae)、志贺氏菌属(shigellae)、弯曲杆菌属(campylobacter)和霍乱弧菌属(cholera vibrios)引起的疾病。who污水灌溉指南规定,对于不直接被人食用的作物灌溉,其灌溉用污水含的肠道线虫卵≤1个/l;不过近来利兹大学的研究表明,10个/l肠道线虫卵含量也不会出现问题。对于人类直接食用包括生食作物的污水灌溉,who指南中对其灌溉用污水水质的要求是,肠道线虫卵含量≤1个/l;粪便大肠菌数≤1000cfu/100ml。为了保护处理污水灌溉作物的质量,灌溉用污水的物理化学性质应符合联合国食物和农业组织(fao)的灌溉水质指南。对于处理的生活污水和不含大量工业废水的城市污水来说,只规定了3项指标:硼的浓度、电导率和钠吸收率。硼来源于家用洗涤剂,0.5mg/l的浓度就对柑橘类果树有毒害作用;但是大多数作物能承受的浓度为2mg/l。电导率是测定污水总溶解固体的简便方法,灌溉用污水的电导率应<100ms/m(在25℃)。钠吸收率(sar)应当<18,它是衡量污水中钠的危害的尺度,如果在灌溉
再生水回用要多工艺多途径相结合、因用而定(周芸)
本文2010-03-12 15:24:05发表“农林鱼水论文”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52786.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