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扎渡水电站右岸构造软弱岩带渗透稳定性研究(李宝全 张瑞)
关键词:软弱岩带;渗透变形;稳定性分析;糯扎渡水电站
摘要:糯扎渡水电站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尤其是坝址右岸存在的构造软弱岩带有渗透变形稳定问题,对坝基的工程地质条件影响极大。根据软弱岩带的工程地质特性,对渗透变形稳定问题进行了专门的现场试验研究,并结合试验成果对构造软弱岩带的渗透稳定性进行了初步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工程处理措施。
糯扎渡水电站坝址区澜沧江的流向为s35°e,两岸河谷呈不对称的“v”字形。坝基部位的基岩主要为花岗岩,局部有花岗斑岩岩脉,由于受后期岩浆热液的侵入和断层构造的作用,花岗岩蚀变作用明显,风化复杂。在坝基右岸受断层构造、岩体蚀变和风化等的综合作用,形成了贯穿坝基上、下游的构造软弱岩带,由此产生了坝基岩体的不均一性、坝基渗透变形等工程地质问题。
1 右岸构造软弱岩带的空间分布及工程地质特性
坝基部位断层发育,走向主要有ne向和nnw向两组,右岸坝基中高程部位平行发育nnw向的f12、f13断层,两断层相距约40m,构造软弱岩带即为断层的破碎带、影响带和两断层间裂隙化的蚀变、风化岩体组成。该岩带在平面上呈条带状平行岸坡延伸,向上、下游逐渐尖灭,坝基范围水平宽度一般50-80m,与ne向的f14、f5断层交汇处宽达110m;剖面上则表现为槽状倾向山内,部位不等:(1)n10°-30°e,nw<60°-80°;(2)n10°-40°w,sw<50°-70°。上述组两断层及其影响带部位的构造岩及构造蚀变岩组成了宽度为几十米到百余米的构造软弱岩带。构造软弱岩带内岩体风化深、完整性差,各级结构面发育,而且多夹泥或附有泥质薄膜。构造软弱带内岩石抗压强度及岩体变形模量较低,尤其在Ⅳ勘线的f12、f13和f14、f5断层交汇部位,岩体性状最差。
f12、f13为代表的nw向顺河断层,断层破碎带宽0.2-2.0m,由碎裂岩、片状岩、糜棱岩、断层泥等构造。两断层相距约40m,影响范围较大,导致两断层间及外侧一定范围内岩体破碎、风化强烈,尤其在与北东向断层交汇部位,破碎带和影响带宽度增大,岩体透水率在10-100lu之间,比两侧岩体透水性大。该软弱岩带延续性好,贯通坝基上、下游,水库蓄水后存在沿该软弱岩带产生坝基渗漏及渗透变形破坏的可能性,并可能危及大坝运行安全。为此,可行性研究阶段对f5、f12、f13断层进行了现场渗透变形试验。
2 渗透变形现场试验
在坝基右岸中部以f5、f12和f13断层的规模最大,性状较差,对坝基岩体影响最大,渗透变形试验即布置
糯扎渡水电站右岸构造软弱岩带渗透稳定性研究(李宝全 张瑞)
本文2010-03-12 15:24:02发表“农林鱼水论文”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52778.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