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孔射流式渗灌管的研究(宋秉彝 丁正熙 赵微平)
摘要:针对目前农田渗灌技术存在的三大问题, 即渗孔易堵、浸润欠匀和成本较高, 研究改微孔“ 渗出” 为“ 圆孔封流” , 采用正交回归方法优化设计, 并辅以管下垫膜, 取得良好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圆孔封流 渗灌管 研究
渗灌是利用埋设在地下的管道, 将灌溉水引入田间作物根系吸水层, 主要借毛细管作用自下而上湿润土壤。理论上是一种理想的灌水方法, 但因其特殊性, 渗孔易堵、浸润欠匀和成本较高仍为三大难题, 使实际应用受到限制。本研究走出微孔“ 渗出” 误区, 科学采用“ 圆孔射流” , 大大提高了渗灌管的抗堵塞能力, 再辅以管下垫膜、以蓄为主等措施, 徘徊已久的渗灌技术正呈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1 材料与方法
1.1 渗灌管
渗灌管采用高压低密度聚乙烯(hp-ldpe)和低压高密度聚乙烯(lp-hdpe)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其外径16.0mm, 壁厚0.5mm, 黑色, 内外壁光滑, 密度0.915-0.935g/cm3,最高使用温度80-95℃。
1.2 试验方法
渗灌管主要技术参数由正交回归分析获得。考核因子(因变量)为孔口流量、堵塞率。影响因子(变量)为孔口直径、运行压力。因子水平见表1。
试验清水(对照)取自机井, 经压力罐沉淀;浑水的土(轻壤土)水重量比为1:99。
2 结果与分析
2.1 试验结果
渗灌管运行中呈机械、化学、生物等复合型堵塞。机械堵塞试验资料, 即不同孔径、运行压力下的清水流量、管内浑水泥沙堵塞率及埋设后管外泥沙堵塞率见表2。
2.2 回归分析
为了解考核因子与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性质、密切程度及数量关系, 特做以下回归分析。
2.2.1 管内泥沙堵塞
采用最小二乘法原理, 由表2中资料建立管内泥沙堵塞回归方程式(1)
圆孔射流式渗灌管的研究(宋秉彝 丁正熙 赵微平)
点击下载
本文2010-03-12 15:23:06发表“农林鱼水论文”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52700.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