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采用大生活用海水技术应对淡水资源危机
位于山东半岛的青岛市是我国严重缺水的沿海城市之一,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342立方米,是全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3%。由于工业和城市的发展,加之自然条件的限制,青岛市城市供水一直处于紧张状态,曾先后发生多次严重的供水危机。引黄济青工程通水后,大大缓解了城市供水紧张状况,但还远远未从根本上解决青岛市供水紧张问题。如何寻找新的水源,如何转化海水资源以减轻城市供水负担,成为一个越来越受瞩目的课题。
大生活用海水技术前景广阔
预计2010年青岛市需水量为48527万立方米,平均每日为132.95万立方米,其中生活用水74.84万立方米/天,人均生活用水152升/天,生产用水58.11万立方米/天。2015年将达到61787万立方米,平均每日为169.28万立方米,其中生活用水93.36万立方米/天,人均生活用水169升/天,生产用水75.921万立方米/天。
青岛市的供水能力和需水量相差较大,为解决这一矛盾,需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的方针。一方面要狠抓节水工作,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改革工业生产工艺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尽量降低万元产值耗水量。另一方面要积极设法寻找新的水源,采用海水代替淡水作为大生活用水可减轻城市供水负担,使宝贵的淡水资源得以更有效、合理地开发利用,使青岛逐步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大生活用海水技术是海水资源开发利用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科技部对发展大生活用海水技术十分重视,“九五”期间就将大生活用海水技术列为国家重点攻关项目给予了经费支持,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承担了攻关任务,对大生活用海水的生化处理技术、海洋处置技术、水质标准、排放标准和推广应用的研制因素等进行了研究,形成了多项研究成果。
鉴于大生活用海水技术的应用前景广阔,也为了推广“九五”科技攻关成果,“十五”期间国家科技部又将该技术列为重大攻关项目,由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和青岛市节约用水办公室共同承担攻关任务。
除此之外,青岛市科技局对大生活用海水技术也颇为关注,在“十五”立项和招投标过程中,对课题申请单位国家海洋局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和青岛市节水办公室给予了大力支持,在“十五”课题
青岛采用大生活用海水技术应对淡水资源危机
本文2010-03-12 15:22:46发表“农林鱼水论文”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52672.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