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灾害为资源——海冰淡化攻关取得重要进展
国家海洋局北海预报中心1月30日预测,受1月31日至2月1日中等强度冷空气影响,渤海和黄海北部海冰冰情将略有发展。未来5天,辽东湾浮冰最大外缘线为40海里至50海里,平整冰厚一般为10厘米至20厘米,最大35厘米;渤海湾浮冰最大外缘线为5海里至15海里,莱州湾和黄海北部浮冰最大外缘线均在10海里至20海里之间。
“辽东湾海冰发展速度相对前一阶段减慢,但还未进入消融阶段,仍维持在比较严重的程度。”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海洋环境动力研究室主任陈伟斌研究院刚刚随破冰船出海归来,对海冰灾害忧心忡忡。据陈伟斌介绍,渤海海冰是我国重要的海洋灾害之一,它封锁港口、堵塞航路、冻结船舶、破坏海上采油平台,给港口设施、海上交通和海洋生产造成严重威胁。1936年、1947年、1969年的渤海大冰封,都曾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事故,抵御海冰破坏,成为渤海海域海上防灾减灾的重要工作之一。
事实上,海冰既是自然灾害,也是一种自然资源。一同前往辽东湾勘察海冰灾情的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教授顾卫认为,当务之急是科学利用海冰,变灾害为资源,使之快速进入产业化进程。“海冰淡化这一课题目前经过10几年的公关,目前已经有了可供产业化的技术成果。”据介绍,以北京师范大学史培军教授为首席科学家,由北京师范大学、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等单位组成的科研团队,在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改委、教育部、海洋局等部门的支持下,从2000年起,先后在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教育部重点项目中,拨出专项资金资助海冰作为淡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在科研人员近十年的努力下,海冰淡化研究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
研究发现,海水冻结后会出现淡水冰晶与盐水卤胞相互分离现象,大量盐分被排出冰体,使
变灾害为资源——海冰淡化攻关取得重要进展
本文2010-03-12 15:21:38发表“农林鱼水论文”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52580.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