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科学时报》:防震减灾新理念——访李玶院士

栏目:农林鱼水论文发布:2010-03-12浏览:2438下载244次收藏
 

李玶,1924年生,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多年来先后承担并完成:长江三峡大坝工程、西昌——渡口地区的地震危险区划及烈度区划、海南岛琼北地区烈度复核、大亚湾核电站选址、雅砻江二滩水电站、云南小湾水电站等国家重大工程项目的地壳区域稳定性和地震危险性、活动断层和能动断层的评价工作。

强震发生断层认识的提出

今年82岁的李玶,研究地震构造已经有四五十年,考察了我国很多地震现场。在以前,面对许多林立的高楼大厦,他总会不由自主地担心:地震的短、临预报目前在全世界都未完全过关,一旦发生地震,人们如何能逃生?如何能保证生命财产的安全?

但是现在,他已经坦然多了!因为他对防震减灾有新的认识,他发现了强震发生断层的存在:即在地震带内,不是任何地方都可能发生强震;潜在震源区内,也不是任何地点都会发生强震,只有在强震发生断层上,才会发生强震。

李玶所谓的强震发生断层(即6级和6级以上的断层)。长数十公里、数百公里,甚至上千公里,深可切穿地壳、断面凹凸不平,更有转折和分支,宽数米、数十米、数百米到上千米。断裂错动时强震发生断层板状体的内部,地震峰值加速度陡增;板状体外部,峰值加速度正常衰减。就是说只有在这个强震发生断层上,才会有毁灭性的破坏!

为什么唐山大地震(7.8级)基本上摧毁了所有建筑物呢?李玶的答复是,以前的建筑物,大都没有防震设计;特别是唐山,建筑物大都没有防震设施,建材很差,为了御寒屋顶又特别厚,稍遇“摇晃”都可能倒塌,造成惨重的伤亡。

李玶认为唐山大地震也存在强震发生断层;地震时,穿过唐山形成一条东北走向的洼槽,长约10公里、宽约0.1公里,存有积水,破坏最为严重;但当时人们并未认识到强震发生断层所在。

台湾集集7.6级地震

引发李玶院士突破性发现

李玶的这一突破性认识源于1999年9月21日我国台湾集集7.6级地震,该次地震死亡的2000多人中,多数人遇难地点都分布在断层上;断层只有几十米宽,在这几十米宽的地方建筑物荡然无存,在断层之外的建筑物却坏而不倒,并没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科学时报》:防震减灾新理念——访李玶院士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