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CBERS在黄河首次调水调沙试验中的应用(许志辉 马浩录 陈杨 张超)

栏目:农林鱼水论文发布:2010-03-12浏览:2420下载289次收藏
 

长期的治黄实践证明,解决黄河的泥沙问题,必须采取综合措施。黄河泥沙处理的基本思路可概括为“拦、排、放、调、挖”。其中“调”,即“调水调沙”,就是通过干流骨干工程调节水沙过程,改变黄河“水少沙多,水沙时空分布不均衡,易于造成河道淤积”的自然状态,使之适应河道的输沙特性,以减少河道淤积或节省输沙水量,最大限度地把泥沙输送入海,达到最佳输沙效果。

黄河小浪底水库的建成运用,为黄河下游调水调沙的实施提供了条件。2002年7月4日黄河进行了首次调水调沙试验,利用小浪底水库塑造人工洪水,冲刷黄河下游河道,缓解下游河段的淤积抬高趋势。遥感技术在此次调水调沙试验中,对下游河势演变、漫滩等情况进行了监测,其中8月27日东坝头至陶城铺河段的两景中巴地球资源卫星(cbers)数据在漫滩监测、灾害统计与评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应用情况表明该数据效果良好。

1 监测河段概况

黄河下游东坝头至陶城铺河段长227千米,此河段游荡多变,处于强烈堆积状态,堤距大,滩面广,滩区分布众多村庄,同时该河段也是“二级悬河”发育最为严重的河段,“槽高、滩低、堤根洼”,为黄河防汛关键的河段之一。

2 cbers监测调水调沙应用

在黄河调水调沙结束后,获取了2002年8月27日的p373r60、p373r61共两景cbers-01 ccd数据,选用4、3、2波段合成图像,经过图像几何精校正、图像镶嵌、图像增强等处理,结合调水调沙前获取的其它遥感数据,进行河势变化分析、漫滩边界确定、灾害统计与评估等工作。

2.1 河势变化

东坝头至陶城铺河段河道整治工程比较完善,除部分河段外,能基本适应水沙条件的变化。试验期间,河势流路基本规顺、稳定,工程靠溜部位变化幅度小。但局部河段形成的不利河势仍然存在,如禅房工程仍为两头靠河,湾底出滩。蔡集、王夹堤河湾靠河情况较好,但工程靠溜位置仍然偏上,青庄险工靠溜部位也仍然偏上。南小堤河湾工程靠溜仍然不理想,主流顶冲在南小堤上延工程上首,南小堤险工仅最后三道坝靠水,滩地导溜。彭楼控导工程靠溜位置仍在12号坝以下,老宅庄工程靠溜位置仍旧偏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CBERS在黄河首次调水调沙试验中的应用(许志辉 马浩录 陈杨 张超)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