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管桩在长距离输水管道中的应用(陈坚)
简介: 采用压力水冲法,下沉预应力管桩作为支墩,施工工艺简单,工期短,投资省。工程质量可靠。适合于砂质土壤。
关键字:预应力 管桩 输水管 应用
一、前言
在冲积平原的水网地区,长距离敷设输水管道时,经常要穿越许多的河流和沟塘,一般跨度不太大,河口宽度在30~40米上下。而要穿越的沟(池)塘往往是一些农家的养鱼(蟹、虾)池,当管道平行于沟(池)塘敷设时,则穿越跨度可达100米以上。穿越河流时,通常设计都是将管道两端做成虾米弯管,中间焊一段直管,然后一跨跨越这些河面较小的河道。由于这些过河管道地处冲积平原地区,冲积层土壤摩擦力较小,为抵抗弯起管道的水平推力,必须设置大体积的钢筋混凝土镇墩。而在跨越沟(池)塘时,则要设置多跨的支墩或浇筑混凝土灌注桩,亦或打入混凝土预制桩。
在地处长江下游的通州、如东两市县引江供水工程输水管线长达66km,要穿越许多的河流和沟塘,在dn900钢管过河时,原设计单位就采用的这一方案,设计的钢筋混凝土镇墩体积达55m3左右,不仅混凝土用量大,而且施工工艺复杂,由于镇墩地处河边,必须首先围堰 、井点降水、 方可支模、绑扎钢筋,现场浇灌混凝土,等到混凝土硬化后方可拆模,然后才能拆除围堰,施工过程中稍有疏忽,工程质量就难以保证。
在穿越沟塘时,特别是农家的养鱼池塘,如果做混凝土支墩就要将池塘中水抽干后再行支模、绑扎钢筋、现浇混凝土,一直要等拆模后鱼池才可恢复养鱼。如浇灌混凝土灌注桩,就要搭设脚手架方可施工,施工机械笨重,还需要较大的施工场地,平原地区大多是沿道路敷设管道,道路边是很少有空地的,很难安排泥浆池和施工场地的位置。在施工中质量控制更为重要,特别是灌注桩的清孔要求严格,只要稍有疏忽,灌注桩就会下沉,将来必然造成钢管输水管线渗漏,如果沉降量过大,将会在焊接处折断,后果严重。施工中除了存在与过河管道镇墩施工同样的技术问题,而且还多了许多的群众工作要做,要补贴群众养鱼的损失,只要一时群众工作没有做好(没有满足养鱼户的经济要求),则施工只能停止。不但影响工期,而且还要增加工程投资。如果采用预制混凝土桩要比现浇灌注桩方便一些,但也存在桩身笨重,桩的长度大等问题。为此在这次通州、如东两市县长距离输水管道工程中,我们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研究,认为采用先张法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桩更为合理:一、钢筋混凝土管桩是中空的,钢筋是预张拉的,具有重量轻、强度高的特性;二、管桩是在工厂生产,质量可靠;三、可以采用高压水冲成孔下桩,施工工艺简单,四,这种管桩两端均有钢箍,对焊方便,桩长可以短一些,以减轻起吊的重量,方便施工。五、施工机械简单,只要一辆汽车吊和一台离心水泵即可,机械设备移动方便,无需搭设脚手架,施工工期可以加快。六、农家养鱼池无需抽水,不但减少了群众纠纷,而且还减少了对农家的赔偿费用。现将有关内容介绍于后,供同仁参考。
二、管桩设计
现以dn900钢管为例,按照跨河进行管桩设计。计算简图如上:
1、由于地处第四纪冲积平原地区,地层大多数为砂性土或砂粘土,因此,管桩设计时应按摩擦桩计算,其设计公式如下:
单桩容许承载力[p]=1/安全系数k[桩侧极限摩阻力psu+桩底极限阻力ppu]
由于管桩中间是中空的,管外为一园环,其端部的承载力在本设计中予以忽略不计,以提高管桩的安全性。因此在本工程设计计算时,按下列公式计算:
[p]=1/2u∑αiliτi (1)
式中:[p]—单桩轴向受压容许承载力;
u—桩的周长;
αi—为下沉时桩对各土层桩侧摩阻力的影响系数;
li—桩在承台底面或最大冲刷线以下的第i层土层中的长度;
τi—与相对应的各土层与桩侧的极限摩阻力。
(1)、过河钢管跨度及长度的确定:
30~40米宽度的河流一般属于等外级航道,通
预应力管桩在长距离输水管道中的应用(陈坚)
本文2010-03-12 15:12:58发表“农林鱼水论文”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52214.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