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生草栽培在南丰蜜桔生态桔园中的应用探讨(刘士余 聂明英 卢建生 魏雪娇)

栏目:农林鱼水论文发布:2010-03-12浏览:2576下载246次收藏
 



摘要: 分析了南丰蜜桔园的现状,及其存在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不规范、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园面裸露和忽视培肥地力等问题。果园生草栽培具有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防治水土流失,提高土壤肥力等作用,探讨了生草栽培在南丰蜜桔生态桔园中的应用,简要介绍了水平梯田梯壁植草、山边沟结合牧草及增加地面覆盖和敷盖等水土保持技术。

关 键 词: 生草栽培;生态桔园;水土保持;覆盖;敷盖

中图分类号: s157.2 文献标识码: a

南丰蜜桔是名特优柑桔品种,以皮薄、核少、汁多化渣、甜酸适口、营养丰富而享誉古今中外,有“桔中之王”之称,现已有1300余年的栽培历史。南丰县是南丰蜜桔原产地和主产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年降雨量1700mm。但降雨分布不均匀,4~6月的降雨量平均为874.2mm,占全年降雨量的51.4%。这种过于集中的夏季降水易造成严重水土流失,导致桔园土壤肥力下降和桔树生长环境恶化。

果园生草栽培为实现防治水土流失与培肥果园土壤肥力的密切结合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所谓果园生草栽培就是在果树行间或全园种植多年生草本植物作为覆盖作物的一种果园土壤管理方法或制度[1]。

由于其具有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防治水土流失,提高土壤肥力等作用,现已成为生态果园建设的一种主流模式,为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广泛采用[2,3]。

目前欧美及日本实施生草栽培的果园占果园总面积的55%~70%,而我国仅处于试验和小面积应用阶段,清耕果园面积仍占果园总面积的90%以上[4]。因此,笔者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结合自己研究和推广生草栽培的实践,就生草栽培在生态果园建设中的作用进行一些探讨,旨在为南丰蜜桔生态桔园的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1 南丰蜜桔园的现状分析

2000年以来,在国家项目开发资金扶助下,南丰县以规模开发为主,年新开发桔园面积1333~2000hm2 ,截止2004年蜜桔种植面积达2万hm2 。全县还有适宜栽植南丰蜜桔的林地面积5333hm2 。从南丰蜜桔生产发展情况来看,现有面积比1978年和1991年分别增长15.7倍和2.3倍,总产量分别增长22倍和2.5倍,并且90%以上的南丰蜜桔园建在红壤丘陵地。

目前新发展的桔园,70%分布于红壤坡地,土壤贫瘠,有机质含量不足1%。由于片面追求短期利益,对资源进行掠夺性开发利用,用地和养地脱节,桔园环境保护及水利等基础设施差(现有桔园50%以上无水利设施),园地裸露,水土流失严重;偏施氮素化肥,土壤酸化板结(ph值一般小于5),高温干旱季节不仅造成土壤水分不足,而且空气相对湿度过低,阻碍果实顺利发育,导致平均单产偏低和品质不佳。2003年南丰蜜桔种植面积17333hm2 ,其中结果面积11333hm2 ,总产量1.42亿kg,每公顷产量12515kg。世界平均每公顷产量15390kg,而美国、西班牙和日本每公顷产量分别为36750、30000kg和24000kg。在我国,多数果农管理水平较低,高产年大投入,低产年少投或不投入,土壤熟化程度低,导致桔树抗逆性差,黄叶枯梢桔树逐年增多,“大小”年结果现象严重。

因此,必须引导桔农充分依靠科技,加强科学管理,改良桔园土壤,增施有机肥,套种桔园绿肥,推广生态桔园模式,提高南丰蜜桔的单产水平和品质。

2 南丰蜜桔园存在的水土保持问题

(1)工程措施不规范,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南丰蜜桔园最常用的水土保持措施就是修筑水平梯田。坡地上修筑水平梯田是传统的水土保持技术之一,多年来的研究也科学地证明了其水土保持效益显著。但是梯田的水土保持效益是建立在规范、标准、满足质量要求的基础之上的,在开发性治理水土流失的实践中,梯田的质量是一个严峻问题,正困扰着生态桔园的可持续经营。试验表明,开发初期幼龄果园的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土壤侵蚀模数达3400t/(hm2 •a)[5],导致桔园投产后产量低、品质差,经济与生态效益均不理想。其原因如下:①开发初期(1~2a)由于土体受到扰动,植被覆盖度低,加之目前仍有许多桔园采用铲草清园的耕作管理方法;②开山坡度与高度无限增加,修建的梯田台面呈顺坡倾斜,前无埂,后无沟,梯壁又未种草覆盖保护,成为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园”;③水平梯田的梯壁上半部分是填方的,按要求在施工时应该压紧夯实,而实际上有很多填方梯壁并未压实,比较疏松。

(2)园面裸露,忽视培肥地力。江西省地处亚热带,温暖湿润且雨热同期,为植物生长创造了有利条件。生态桔园的管理重在保育,即保持水土,培肥地力。长期以来,水土保持部门所强调的治理重在“保”字,即重视水土保持工作,忽视了地力的培育,在引导农民树立培肥地力的生态栽培意识方面力度不够,致使果园套种绿肥等生态栽培模式难以推广。加之山地土层薄,在开发过程中盲目追求短期效益和眼前利益,忽视果园土壤管理,从而出现土壤贫瘠、地力下降及果树早衰现象。特别是在侵蚀劣地上开垦的果园,由于侵蚀劣地本身土壤肥力水平低,加之缺乏培肥土壤的有力措施,使侵蚀劣地的土壤肥力退化日趋严重。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生草栽培在南丰蜜桔生态桔园中的应用探讨(刘士余 聂明英 卢建生 魏雪娇)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