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垂直铺塑在新沂河大小陆湖工程中的应用(陶秀玉 向东 刘德祥)

栏目:农林鱼水论文发布:2010-03-12浏览:2103下载278次收藏
 

摘要:新沂河大小陆湖段因地表粘性土覆盖层挖穿,使地基下卧粉细砂层裸露,与下游砂性土连通,形成渗漏通道,在历年行洪中出现渗水、冒砂现象,几经人工铺盖均未根除,采用垂直铺塑防渗处理后,消除了渗水、冒砂现象,从根本上保证了大堤安全。

关键词:新沂河垂直铺塑防渗技术

一、工程概况

新沂河始建于1949年冬,河道断面采用挖南北偏泓筑堤束水漫滩行洪形式。该河道西起骆马湖嶂山闸,向东流经宿豫、新沂、沭阳、灌云、灌南等县(市)至堆沟灌河口入海,全长146000m。

新沂河是沂沭泗洪水入海的分洪道。关系着下游耕地、人民生命财产和连云港市区、陇海铁路的防洪安全,在流域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新沂河南堤大小陆湖险工段位于沭阳、灌南两县交界处,需进行防渗处理的工段长12000m,具体桩号为72+000~84+000。

该段地面高程在4.0m左右,堤顶高10.9m~11.8m,宽8m,大堤迎水面筑有防浪林台,顶高程6~7m,台宽30m左右。防浪林台前即为原南偏泓,宽80~100m,系筑堤取土而形成,现已填复。大堤背水面筑有戗台,顶高程8~9m,宽8m。

该险工段1965年从南偏泓取土复大堤时,将大小陆湖段地表粘性土覆盖层挖穿,使地基下卧粉细砂层裸露,与下游沂南小河河底砂性土连通,形成渗流通道,在以后的历次行洪过程中,堤后青坎及沂南小河河坡出现渗水、冒砂现象。严重时,可看到冒水泉眼,周围都堆有粉细砂,形成“小砂堆”,并伴有“砂跳舞”现象。针对这一情况曾请有关专家现场察看、评判,认为这是渗流破坏的临界状态。大小陆湖段以往填覆南偏泓加人工铺盖和几次汛后岁修处理后,险情仍然存在。因此,必须对大小陆湖段进行较彻底的防渗处理。设计采用垂直铺塑防渗技术进行截渗工程处理。

二、工程内容

铺塑防渗工程分四个包。1#包从桩号72+000~74+5009长2.5km,面积2.5万m2;2#包从桩号74+500~76+500,长2.0km,面积2.0万m2;3#包从桩号76+500~80+500,长4.0km,面积4.0万m2,4#包从桩号81+600~84+000,长2.4km,净面积2.4万m2。

我单位承担了3#、4#包的施工任务。为确保整个铺塑施工工期,完成3#、4#包后,接工程处、监理处指令又先后完成2#包15000m2和1#包4000m2的施工任务。在该工程中,我们共完成铺塑面积82100m2。

三、施工方法

1.选用的机械

我院在进行“垂直铺塑防渗技术”的研究过程中,研制了往复式、旋转式、刮板式三种形式的开槽机,以适应于在不同土质条件下开槽。往复式是利用水刀板对原状土进行冲、刮、搅,使之成浆或顺工作面滑至槽底,由反循环系统从槽底吸出而成槽,该j机型主要适用于砂性土。刮板式在成槽过程中是利用刮板对原状土进行刮、削,将其带出地面,因此适用较复杂地质情况。但刮板式机型由于机件磨损、损耗较严重,需要劳力较多,施工速度较慢,因而造槽费用较高。

在大小陆湖先期进行的试验段施工中,我们使用了往复式、刮板式两种开槽机进行开槽试验,由于下部砂性土中含有较多的卵(礓)石块,且有的卵(礓)石块较大(最大方向尺寸达30cm),使往复式开槽机开槽受阻。根据刮板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垂直铺塑在新沂河大小陆湖工程中的应用(陶秀玉 向东 刘德祥)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