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基本河情信息系统设计及实现(李辉 胡洁)
[摘 要] “数字黄河”是新世纪提出的新的治黄理念,黄河基础地理信息系统为“数字黄河”工程建设提供了基础地理信息平台。作为黄河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黄河基本河情信息系统,起着背景环境、空间基础和信息支持等多方面的作用。从系统的构建平台和使用的关键技术出发,介绍了黄河基本河情信息系统的数据体系及软件结构体系;从c/s和b/s模式两个方面,说明了系统实现的主要功能。
[关键词] “数字黄河” 黄河基本河情信息系统 com+技术
1 概述
“数字黄河”是为适应治黄现代化和信息化所提出一个全新的现代治黄理念。随着“数字黄河”工程建设工作的全面展开,提供一个服务于“数字黄河”工程的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平台成为首要任务。作为“数字黄河”的地理基础和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黄河基础地理信息系统为“数字黄河”工程建设提供全流域基础地理信息的获取、处理、存贮、查询、分析、传输、共享等服务及综合治理应用等所必需的各种技术、基础数据、信息资源、政策标准等,是黄河流域水利信息的空间参考框架。黄河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在“数字黄河”中对各专业应用系统来说,起着背景环境、空间基础和信息支持等多方面的作用。黄河基本河情信息系统是黄河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了对河情信息的显示漫游、查询统计、分析计算、制图输出等功能;而且,它以网络的形式发布黄河基本河情信息,改变了传统的信息查询方式,提高了信息查询、统计、分析、计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全面实现黄河治理开发信息化奠定了基础,提高了工作效率。
2 系统平台及关键技术
2.1 系统平台
本系统的开发工具均是全世界在该行业的代表产品,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系统的性能、使用寿命、尽可能地减少重复投资等。
数据库软件平台:oracle9i;
gis基础平台:arcgis8.3;
开发语言:microsoft visual studio 6.0;
系统分析与建模工具:rational 公司的系列产品;
版本管理:microsoft visual sourcesafe;
2.2 关键技术
1)com+技术构建中间件服务体系
为了避免重复建设,系统采用中间件技术以实现软件功能资源的复用;按三层结构进行设计与开发,使用com+技术实现中间层和构建中间件服务体系。
com+ 已经成为microsoft系统平台策略和软件发展策略的一部分。com+紧紧地与操作系统结合起来,通过系统服务为应用程序提供全面的服务(有队列组件、负载平衡、内存数据库、事件服务、事务、对象池、安全模型以及管理特性等等),通过这些系统服务,可以方便地开发出多层结构的应用系统[1]。
除了com+具有强大的功能外,com+还具有以下优点[2]:
(1)拥有简易的操作界面。
(2)和windows操作系统直接捆绑,不用另买。
(3)本身就是微软的产品,将享受微软的自动升级。
2)c/s+b/s混合模式的地理信息服务体系
本系统综合采用客户机/服务器(client-server,c/s)模式和浏览器/服务器(browser/server,b/s)模式,建立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网络地理信息系统。
对于c/s模式,服务器(server)负责数据、文件、图像、图形的存贮、维护和管理,以及处理查询、访问等要求;客户机(client)是用来为用户服务的计算机终端或图形用户接口。gis应用软件安装在客户端,负责接受用户的处理要求,数据存贮在服务器端,客户端将用户的要求通过网络传输到服务器端,服务器端根据处理要求调用相关的数据进行处理。对于b/s模式,可以在任何位置,利用与internet相连的计算机通过浏览器对服务器上的相关数据进行浏览和访问[3]。
3 系统数据体系
3.1 系统数据源
系统采用了多种数据源如图1,包括1:100万、1:25万基础地理数据和多种比例尺的专题地理数据以及流域背景数据,总数据量约5g。其中1∶100万基础地理数据范围为东经95~120°,北纬32~42°之间,行政区域包括黄河流域涉及的九省(区)外,还包括北京、天津、辽宁、江苏、安徽、湖北、重庆等省(市)的部分区域,总面积约320万km 2;1∶25万基础地理数据范围为黄河流域涉及的所有1∶25万标准分幅地形图,共98幅,面积约141万km2。基础地理数据按主题一级分为11个基础地理要素类和1个黄河专题类。在一级分类的基础上按几何特性(点、线、面、拓扑)进行地理要素类的设计及编码划分图层[4]。专题地理数据主要包括土壤侵蚀类型分区、水资源利用分区、防洪工程体系、洪水风险范围等。流域背景数据是属性数据,通过关键字与地理数据关联,包括社会经济数据、水利工程数据、水资源利用数据等。基础地理数据和专题地理数据采用统一的数学基础:坐标系统采用1954北京坐标系;高程标准采用1956黄海高程系;地图投影采用经纬度坐标,以度为单位。
3.2 系统数据存贮
黄河基本河情信息系统设计及实现(李辉 胡洁)
本文2010-03-12 15:11:17发表“农林鱼水论文”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5206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