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小水电远程电能量采集监测系统技术解决方案(严伟明)

栏目:农林鱼水论文发布:2010-03-12浏览:2258下载255次收藏
 

我国小水电资源十分丰富。到2006年底,全国已建成小水电站6万多座,装机达34.85 gw,占全国水电装机的32.4%,年发电量800 twh,占全国水电发电量的36.2%。50多年来,小水电解决了3亿无电人口的用电问题。小水电投资少,见效快,又是绿色能源。为此,国家实施了小水电代燃料生态保护工程,发展小水电已成为西部大开发投资者关注的焦点。大力发展小水电成为国家实行农村电气化、缓解电能紧缺的有效手段之一。

然而,由于小水电布点分散、检测装置陈旧,使供电部门在对小水电的管理中存在着抄表工作强度大,工作效率低,不能及时准确分析考核发电质量,不能及时调度等困难。国家在大力支持和发展小水电的这一”绿色能源”的同时,也为电力部门如何使用现代化的手段对小水电的

发电情况实行有效地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

通过对并入景宁县电网的100多座小水电站进行远程电能量采集及监测系统的研发、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我们积累一定的管理和技术经验,形成如下小水电远程电能量采集监测系统技术解决方案。

1 设计目的

景宁畲族自治县水力资源丰富,据测算水能蕴藏量666.2 mw,至今已建成电站133座,总装机314.85 mw,2004年景宁县被国家水利部命名为“中国农村水电之乡”。小水电的快速发展,为缓解电力供需矛盾,为畲乡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但无序开发、无序发电,就难以发挥资源优势,带动地方经济增长,甚至会因为增加电网压力、增加发电行业整体成本而成为一害。

小水电有几个特点:难预测,由于小水电是径流电站为主,下雨即发,无水即停,发电负荷难预测。难控制,小水电规模小、分布广、发电设施简陋,并网点大多在10kv分支线上,通讯联系薄弱,调度命令难以及时到达,线路跳闸时,将导致沿线用户电压突变,以致造成家电损坏事故。难消化、小水电可发电时间、出力计划性差,无法组织临时用户,必须有大网相应备用机组或agc机组(自动发电控制)作后盾,才能满足用户用电需求。必须消化,水电不同火电,火电停发可节省燃料,水电停发却造成更大浪费。

基于以上特点,小水电在发挥对大网补充作用的同时,也给电网安全经济运行带来很大冲击。因此,如何采用行之有效又切实可行的计算机和通讯技术,对小水电进行现代化的管理,从而提高电力部门的经济效益和管理水平已势在必行。

1.1 设计原则

在设计该系统时必须考虑到电站环境的特殊性和通讯局限性。

电站环境:小水电站地处山区,路途遥远,环境恶劣,雷击、潮湿严重,同时设备陈旧、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主站和子站通道的局限性:若采用无线通讯,要充分考虑到无线信号的覆盖率以及数据通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若采用电力载波,要充分考虑到阻抗、斜波、通讯距离等困难制约了通讯的成功率。若采用光纤,成本太大。所以,就目前的通讯现状来看,只能充分利用公用电话网这一相对来说数据通讯稳定,基本上每个电站都能到达的通道。但点对点通讯方式效率太低,通讯成功率也不高,并发数据存在瓶颈。所以确定利用公用电话网中的16300/16900这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小水电远程电能量采集监测系统技术解决方案(严伟明)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