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堤防管涌(翻沙鼓水)险情的出险原因、抢护原则及方法(郑继红 王庆温 岳风玲)
当汛期高水位时,在堤防下游坡脚附近或坡脚以外(包括潭坑、池塘或稻田中),会发生翻沙鼓水现象,这种翻沙鼓水现象称之为管涌或流土险情。下面就管涌险情的形成原因、抢护原则、抢护方法及注意事项谈一下自已的体会。
一、形成原因
堤防背河出现管涌的原因,一般是堤基下有强透水砂层,或地表虽有粘性土覆盖,但由于天然或人为的因素,土层被破坏。在汛期高水位时,渗透坡降变陡,渗流的流速和压力加大。当渗透坡降大于堤基表层弱透水层的允许渗透坡降时,即发生渗透破坏,形成管涌。或者在背水坡脚以外地面,因取土、建闸、开渠、基坑开挖等原因破坏表层覆盖,在较大的水力坡降作用下冲破土层,将下面地层中的粉细砂颗粒带出而发生管涌。
二、抢护原则
堤防发生管涌,其渗流入渗点一般在堤防临水面深水下的强透水层露头处,汛期水深流急,很难在临水面进行处理。所以险情抢护一般在背水面,其抢护应以“反滤导渗,控制涌水带沙,留有渗水出路,防止渗透破坏”为原则。对于小的仅冒清水的管涌,可以加强观察,暂不处理;对于流出浑水的管涌,不论大小,均必须迅速抢护,决不可麻痹疏忽,贻误时机,造成溃口灾害。“牛皮包”在穿破表层后,应按管涌处理。对管涌险情抢护,临时采用修筑后戗平台等压的办法,企图用土重或提高水体来平衡渗水压力,经实践证明是行不通的。有压渗水会在薄弱之处重新发生管涌、渗水、散浸,对堤防安全极为不利,因此防汛抢险人员应特别注意。
三、抢护方法
(一)反滤围井
此法一般适用于背河地面或洼地坑塘出现数目不多和面积较小的管涌,以及数目虽多,但未连成大面积,可以分片处理的管涌群。根据所用材料不同,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种。
1、砂石反滤围井
在抢筑时,先将拟建围井内杂物清除干净,并挖去软泥约20cm,周围用土袋排垒成围井。围井高度以能使水不挟带泥沙从井口顺利冒出为度。并应设排水管,以防溢冲塌井壁。围井内径一般为管涌口直径的10倍左右,多管涌时四周也应留出空地,以5倍直径为宜。井壁与堤坡或地面接触处,必须做到严密不漏水。井内如涌水过大,真筑反滤料有困难时,可先用块石或砖块袋装填塞,待水势消杀后,在井内再做反滤导渗,即按反滤的要求,分层抢铺粗料、小石子和大石子,每层厚度20cm~30cm,如发现填料下沉,可继续补充滤料,直到稳定为止。如一次铺设未能达到制止涌水带沙的效果,可以拆除上层填料,再按上述层次适当加厚填筑,直到渗水变清为止。
2、梢料反滤围井
在缺少砂石的地方,抢护管涌可采用梢料代替砂石,修筑梢料反滤围井。细料可采用麦秸、稻草等,厚20cm~30cm;粗料可采用柳枝、芦苇等,厚30cm~4
浅谈堤防管涌(翻沙鼓水)险情的出险原因、抢护原则及方法(郑继红 王庆温 岳风玲)
本文2010-03-12 15:09:06发表“农林鱼水论文”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51889.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