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湖北省安陆市洑水镇加强小水利建设的主要做法

栏目:农林鱼水论文发布:2010-03-12浏览:2046下载156次收藏
  洑水镇位于安陆市北部,是湖北省第一、二轮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也是湖北省和国家建设部小城镇建设重点镇。镇域面积12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6万亩,辖32 个行政村,户籍人口4.5万。近年来,洑水镇党委、政府不断创新水利建设投入机制,以“保安全、保重点、保效益”为目标,突出抓好渠道清淤、挖塘扩堰和机泵站维修,取得显著成效。特别是2009年,全镇投资200多万元,新修骨干当家塘堰45处,新增蓄水能力近70万立方米,其中蓄水5万立方米以上的2处,蓄水10万立方米以上的3处;改造小型塘堰80处,维修泵站5处,硬化渠道2公里。进一步改善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条件,提高了农业安全保障和综合生产能力,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立足镇情,科学决策早谋划

洑水镇是传统的农业乡镇,地处大洪山余脉,东北地势高,西南地势低,属典型的丘陵地区。上世纪五十年代修建徐家河水库后,穿境而过、全长22.5公里的徐家河渠道为该镇的农业生产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也成为洑水农业生产的依赖命脉。进入市场经济时代,受管理体制、自然条件的限制,徐家河不到大旱之年不放水,而镇灌区内的水利基础设施薄弱,自身蓄水保水能力不足,大旱之年给全镇农业生产带来的损失都在百万元以上。痛定思痛, 2007年以来,新一届镇党政领导班子高度统一思想认识,决心花大力气、下硬功夫解决镇内自有抗旱水源问题。一是抽调专业技术人员,对全镇水利设施情况进行实地查勘、走访群众、认真调研,因地制宜,审时度势,反复酝酿,于2007年11月份出台了《洑水镇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程规划(2007—2011年)》。二是每年下半年都制定《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实施意见》,明确全镇当年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重点和目标。重点是在徐家河灌区分步实施、分解到村、分年完成;目标是到2011年,除大旱年景外不依赖徐家河放水,全镇农业用水基本实现自给。三是在论证充分、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实施意见指导下,高质量抓好工程建设。目前全镇水利建设正在健康有序推进,已基本改变“雨天沟漫水,晴天塘无水;小旱盼放水,大旱望天水”的状况。

二、创新机制,多元投资兴水利

水利建设,资金投入是关键。镇委、镇政府针对农村税费改革和“两工”取消后,镇村财力紧张、农村水利建设投入不足问题,不断探索,以“三民水利”为主要形式,以“结构调整、市场运作、创新机制、保障投入”为基本原则,建立和完善了以社会化运作和群众自愿投入为主、政府投入为辅、其他经济组织和形式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投入保障机制,取得了较好效果。

一是实行政府奖补。在安陆市政府出台对全市新建增蓄水工程实行以奖代补激励政策的基础上,镇政府专门研究出台了《伏水镇农村水库和骨干塘堰等小型水利建设奖励补助办法》,对新增蓄水量1万方以上骨干塘堰每处补贴一千元,每增加一万方再增补一千元。事实证明,政府奖励补助真正起到了“四两拔千斤”的效果,镇政府每年用于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湖北省安陆市洑水镇加强小水利建设的主要做法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