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安陆市洑水镇加强小水利建设的主要做法
一、立足镇情,科学决策早谋划
洑水镇是传统的农业乡镇,地处大洪山余脉,东北地势高,西南地势低,属典型的丘陵地区。上世纪五十年代修建徐家河水库后,穿境而过、全长22.5公里的徐家河渠道为该镇的农业生产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也成为洑水农业生产的依赖命脉。进入市场经济时代,受管理体制、自然条件的限制,徐家河不到大旱之年不放水,而镇灌区内的水利基础设施薄弱,自身蓄水保水能力不足,大旱之年给全镇农业生产带来的损失都在百万元以上。痛定思痛, 2007年以来,新一届镇党政领导班子高度统一思想认识,决心花大力气、下硬功夫解决镇内自有抗旱水源问题。一是抽调专业技术人员,对全镇水利设施情况进行实地查勘、走访群众、认真调研,因地制宜,审时度势,反复酝酿,于2007年11月份出台了《洑水镇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程规划(2007—2011年)》。二是每年下半年都制定《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实施意见》,明确全镇当年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重点和目标。重点是在徐家河灌区分步实施、分解到村、分年完成;目标是到2011年,除大旱年景外不依赖徐家河放水,全镇农业用水基本实现自给。三是在论证充分、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实施意见指导下,高质量抓好工程建设。目前全镇水利建设正在健康有序推进,已基本改变“雨天沟漫水,晴天塘无水;小旱盼放水,大旱望天水”的状况。
二、创新机制,多元投资兴水利
水利建设,资金投入是关键。镇委、镇政府针对农村税费改革和“两工”取消后,镇村财力紧张、农村水利建设投入不足问题,不断探索,以“三民水利”为主要形式,以“结构调整、市场运作、创新机制、保障投入”为基本原则,建立和完善了以社会化运作和群众自愿投入为主、政府投入为辅、其他经济组织和形式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投入保障机制,取得了较好效果。
一是实行政府奖补。在安陆市政府出台对全市新建增蓄水工程实行以奖代补激励政策的基础上,镇政府专门研究出台了《伏水镇农村水库和骨干塘堰等小型水利建设奖励补助办法》,对新增蓄水量1万方以上骨干塘堰每处补贴一千元,每增加一万方再增补一千元。事实证明,政府奖励补助真正起到了“四两拔千斤”的效果,镇政府每年用于
湖北省安陆市洑水镇加强小水利建设的主要做法
本文2010-03-12 15:04:55发表“农林鱼水论文”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51878.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