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保护京杭运河科学发展航运(赵国彪 陈轩)

栏目:农林鱼水论文发布:2010-03-12浏览:2056下载123次收藏
  1 绪论

京杭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流,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它和万里长城并称为我国古代的两项伟大工程,闻名于全世界。京杭运河北起北京,南至杭州,经北京、天津两市及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94千米。京杭运河作为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在历史上曾起过巨大的作用。京杭运河的通航,促进了沿岸城市的迅速发展。目前,京杭运河的通航里程为1442千米,其中全年通航里程为877千米。主要分布在黄河以南的山东、江苏和浙江三省。

近年来,京杭运河航道和船闸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已建及在建船闸37座,同时形成了济宁、徐州、无锡、嘉兴、湖州、杭州6个全国内河主要港口。2006年,京杭运河完成货运量超过了3亿吨,占全国内河运量的20%。但由于京杭运河航道和船闸通过能力严重不足,支持保障系统建设相对滞后,影响了航运服务水平的进一步提高。2007年7月,在全国水运工作会议及新闻发布会上,李盛霖部长强调,“把充分发挥京杭运河航运作用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加大公共基础设施扩能升级,改善通航环境,通过能力增长40%”。

2008年4月8日,国家发改委会同交通运输部在北京召开会议,就京杭运河航运综合治理发展建设规划研究报告征求意见。“加快京杭运河航运综合治理发展建设规划的实施,建设环境友好京杭运河航运体系”成为与会有关部委和沿线省市代表的共识。

2 保护京杭运河的必要性

2.1 京杭运河是流动着的文化遗产

京杭运河与万里长城、埃及金字塔、印度佛加大佛塔并称为世界最宏伟的四大古代工程。万里长城、金字塔、佛加大佛塔随着现代文明的推进,成为历史陈迹,惟独京杭运河,却是至今还活着的,流动着的文化遗产。

京杭运河贯穿之地,都留下了丰富的文物古迹,仅山东段已知的文物点就有100多处。据江苏省水利厅的一份资料显示,2006年文物保护部门对江苏段沿线的文物进行了全面的复查、补查,沿线共发现有文物点151处;扬州30处,淮安56处,宿迁28处,徐州37处,其中还包括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分别是我国规模最大的古代驿站——扬州的盂城驿,东临洪泽湖的“明代第一陵”——淮安的明祖陵。这151处文物点基本上都在运河边上[1]。京杭运河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被人们誉为“古代文化长廊”、“古代科技库”、“名胜博物馆”、“民俗陈列室”,包含了历史、科学、艺术各方面的价值。

京杭运河显示了我国古代水利航运工程技术领先于世界的卓越成就,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孕育了一座座璀璨明珠般的名城古镇,积淀了深厚悠久的文化底蕴,凝聚了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诸多领域的庞大信息。京杭运河与长城同是中华民族文化身份的象征。保护好京杭运河,对于传承人类文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所以我们要在航道码头建设时注重文化遗产的保护。

2.2 京杭运河是北方地区的重要水源

我国水资源总量大约2.8万亿米3,居世界第6位,但是由于人口众多,人均水资源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世界上最为缺水的国家之一。我国北方的缺水状态直接影响了国家的粮食安全,特别是我国的“面包篮子”华北平原的地下水正在枯竭,一旦华北平原的地下水含水层干涸,当地的灌溉农业必将退化为雨养农业,这意味着农产品产量的大幅度下降,届时不要说养活13亿国人,连目前的粮食产量都无法维持。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保护京杭运河科学发展航运(赵国彪 陈轩)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