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湖北夷陵区农村饮水工程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周宝书)

栏目:农林鱼水论文发布:2010-03-12浏览:3029下载292次收藏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建好管好用好这项工程,使其正常和长期发挥效益,是当前面临的一项紧迫、长期的任务。按照《夷陵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一五”规划》“十一五”期间将兴建各类饮水工程1892处,其中:兴建联村集中供水工程(乡镇供水)11处,管网伸延工程11处,兴建单村供水工程23处,兴建小型集中供水工程125处,兴建分散式供水工程1697处,总投资5804.91万元,解决农村14.7万人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

1.1水资源

夷陵区属长江主体水系。境内的一级支流承雨面积大于30平方公里,河流长度5公里以上的共有8条,二级支流17条,三级支流5条,河流总长890.1公里,河网密度0.22公里/平方公里。长江自西向东横贯区境南部,境内流长49公里,年径流量4510亿立方米;境内主要河流有黄柏河、柏临河、乐天溪、下牢溪、百岁溪、横溪河等6条长江一级支流。还有中、小(1)型、小(2)型水库共57座,总承雨面积870.38平方公里,总库容8809.3万立方米,有效蓄水量为7286.2万立方米。

全区多年平均年降雨量在1000毫米至1400毫米之间,由南、西北向东递减,多年平均降水量40.4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7.88亿立方米,占年降水量的44.2%。由于水资源年内分配不均,年际变化较大,降水量的直接利用率低。

全区水资源总量17.88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5.98亿立方米(与地表水重复)。

1.2农村人口

夷陵区辖13乡镇(街办、开发区),205个村民委员会、1124个村民小组,到2007年底,总人口51.91万人。其中,乡村人口39.48万人,占总人口数的76.07%,非农业人口12.42万人,占总人口数的23.93%;人口平均密度为150.60人/ 平方公里;农村居住14.71万户,

1.3地质地貌

夷陵区地势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升高。西北天柱山为最高点,海拔2005.5米,东南最低处,海拔仅有数十米,相对高差达一千九百多米,形成了山地、河谷、丘陵等众多的地貌类型。由于受燕山运动影响东南逐步形成海拔150—400米的丘岗地貌,东南部属河湖沉积,与江汉平原并蒂下沉,成为150米以下的低岗平畈地貌。西北部石灰岩,抗蚀力强,形成一道800—1200米的石灰岩山地屏障。在地貌结构中,西北部山地山积1943.4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51%,东南部丘陵面积1865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49%,其中西陵峡河谷275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7%。

特殊的地质地貌结构使夷陵区中部及西北部山区的樟村坪、黄花、三斗坪、乐天溪及小溪塔、分乡等分布大量的的石灰岩、页岩地区,土壤含水性差,地表水存不住,地下水又较深,水利工程少,水源奇缺。东部丘陵地区的龙泉、鸦鹊岭、小溪塔、分乡等乡镇也因水源水质污染而产生新的饮用水源短缺问题。

2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取得的初步成效。

新中国成立以来,为解决农村“饮水难”,全区先后开展了“农村改水”“乡镇供水”“人畜引水”到现在实施的“农村饮水安全”等解难用水工程,自2004年启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以来,共建成集中供水工程42处,分散饮水水窖1720处,基本解决了5万人的农村“饮水难”的问题,使受益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基本改善,健康状况得到了提高,深受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

2.1减少农民疾病发病率,提高了人们的身体素质。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后,农民饮用上了清洁卫生的自来水,从而提高了村民的健康水平,节省了大量的医疗费用。据测算,项目实施后,每年可为项目区群众户均节约医疗费开支150元。在对三斗坪、乐天溪、龙泉等乡镇项目区的调查,受益区农民的医疗支出每年每人减少280元。

2.2解决了农村生产力,提高了农村经济实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后,过去农村靠挑水解决饮水问题,减轻了农民负担。据估算,每年节省用于挑水的农村劳动工日1.2万个,按30元/工日计算,每年可产生36万元的经济效益。劳动力从以前找水、拉水、背水、挑水中解脱出来了,能够外出务工,增加收入。

2.3解决了农村生活环境,促进了新农村建设。由于自来水的入户,部分农户用上了洗衣机、太阳能热水器等家用电器,使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也带动改厨、改厕、改房、改路,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条件。龙泉的土门、雷家畈;小溪塔的官庄、黄花的军田坝等农村村民和城市居民一样用上干净的自来水,加上其它基础设施建设的集聚效应,道路、电网、通信等设施的逐步到位,有效的统筹了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4密切了干群关系,增进了农村社会和谐。解决农村村民饮水问题是区委、政府落实以人为本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的具体举措,广大群众充分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让农民实实在在分享到改革开放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成果,增强了党和政府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同时,农村供水工程建成后,通过组建用水户协会的方式引导受益农户参与工程运行管理,使农村群众的参与意识、民主意识不断增强。

3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存在的困难、问题及挑战

夷陵区农村饮水安全工作虽然取得一定的经验和成效,但还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水利工作与广大农民群众的期盼还有很大差距,农村饮水安全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

3.1水资源短缺,加大了解决农村“饮水难”的难度。按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湖北夷陵区农村饮水工程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周宝书)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