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湖北潜江:在都市化进程中创建水利发展的长效机制

栏目:农林鱼水论文发布:2010-03-12浏览:3022下载190次收藏
  潜江市地处武汉城市圈西端,位于江汉平原腹地四湖流域,是一个易洪、易涝、易旱的特殊区域。受特定的地理、地貌和气候影响,长期承受着外洪、内涝以及干旱等自然灾害的严重威胁与压力。近几年来在武汉城市圈经济建设中,结合本地实情,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坚持以强劲的工作态势、稳定的财政投入、严格的工作要求,大规模地开展现代水利基本建设,探索都市化水利发展长效机制,有效地改善了城乡群众生产、生活和生态条件,有力地推动了全市经济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两型社会不断发展。

1 坚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创新水利建设领导机制

武汉城市圈改革框架的形成,传统的农田水利建设工作模式和手段已不能适应改革后的新形势。为此,潜江市认真分析现代水利基本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充分发挥政府在都市化水利建设中的主导地位,及时调整工作思路,着力构建新时期都市化水利基本建设新机制,确保全市水利建设深入持久开展。

1.1划分事权,建立市镇村三级联动、分级负责的水利建设责任体系。组织工作专班深入基层,就全市各地治水瓶颈、排灌死角以及事关民生的水问题进行认真调研,广泛征求和搜集基层和广大人民群众关于水利建设的意见和建议,通过认真梳理分类,建立了全市水利建设项目信息库,并组织水利专家进行论证,反复研究和修改完善,经市长办公会研究批准,制定了全市总体水利建设规划。为确保规划分步逐年实施到位,以市政府文件形式对水利建设事权进行了划分和明确,建立市镇村三级联动、分级负责的水利建设责任体系。一是对市办水利工程,采取政府组织、财政投入的方式进行建设;二是对镇办工程采取市派镇办、政策扶持的方式进行建设;三是对村办小型水利工程,实行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市场运作的方式进行建设。

1.2强化领导,建立大员上阵、高位推动的领导体系。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水利建设,坚持以防汛抗旱的作风抓水利建设。尤其是2003、2004年连续两年遭受特大暴雨袭击后,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大干三五年,实现水利建设大跨越”的奋斗目标,决定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每年投入资金1000万元左右,完成土方1000万方以上,将市域内所有渠堤彻底整治一遍。近几年来,每年都召开市委常委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冬春水利建设工作;每年都成立了以市委书记任政委,市长任指挥长,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分管或联系农业的领导任副指挥长,相关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水利建设指挥部;每年都明确3~5个市办重点工程,组建由市领导挂帅的督办组,深入一线,重点督办、巡回督办;每年市主要领导都主持召开现场督办会,督进度,督质量,抓平衡,为水利建设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1.3加强监管,建立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每年,市指挥部都下发了《水利工程建设实施细则》,从工程规格、施工管理、竣工验收、资金管理、档案管理等环节做出明确规定。对每个施工工地都实行责任公示制,一个施工单位树一块责任牌,标明行政领导、施工负责人、工程技术人员;一个工程一套档案;一台施工车辆确定一名技术人员,确保施工质量。严格实行修堤防汛连锁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规定各地今冬负责施工的段面,同时也是今后防汛的段面。凡因工程质量问题导致汛期发生事故的,依照党纪政纪严肃查处。

2 坚持发挥群众主体地位,创新水利建设组织机制

在税费体制改革之后,如果继续沿用传统的水利建设模式,不仅政策有限制,资金无来源,而且群众难组织。因此,水利建设必须与时俱进,探索新路子。实践中,我们努力做到:尊重民意,爱惜民力,广聚民智,民主管理。

2.1坚持执行政策,用足用活“水利工”。按照省政府的统一规定,在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劳动力每人每年负担水利义务工10个,全部用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在资金使用上,采取民主协商,“一事一议”,采取“村民代表议、申报上级批、针对项目用、民主理财审、财务公开看”的办法,集中财力办大事,最大限度地发挥政策和资金的现实效益。

2.2坚持尊重民意,民主决策。水利建设项目开工前,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决定,把决策权交给群众,极大地提高了人民群众开展水利建设的积极性,变过去的“不愿干”为现在的“我要干”。在施工形式上,不搞一刀切,愿机则机,愿劳则劳,人机结合,避免了各种矛盾的产生。近年来,采取“人机结合,以机为主”的施工方式,大力推广机械施工,既解决了农村劳力不足的问题,又省时、省工、省钱,减轻了农民负担,提高了工程质量,建成了一批精品工程。

2.3坚持阳光操作,民主管理。除把建设项目、施工形式的决策权交给群众外,还针对以机械施工为主的实际,对所有土方工程严格实行招投标制度,在公开、公平、公正的基础上确定施工单位,力争少花钱,多办事;要么不干,干就干好。水利工程建设中从负担办法、施工形式、资金筹措、价格确定、招标发包、质量监督、资金拨付等各个环节,均有群众民主理财小组代表全程参与,把管理权、监督权交给群众,全程实行阳光操作,把每一个工程都建成群众“放心工程”、“满意工程”。

3 坚持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创新水利建设投入机制

在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的同时,我们还积极探索,引导鼓励社会资本投入水利建设,激发群众参与水利建设积极性,建立了“多个轮子一起转”的水利建设投入机制,使全市水利建设始终保持有较大规模地投资。

3.1稳健的公共财政投入。水利“三项改革”后,市政府将公益性水管单位及人员经费全额纳入市财政负担,彻底结束了过去水利系统吃农业水费的历史;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资、农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湖北潜江:在都市化进程中创建水利发展的长效机制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