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构建和谐土地生态环境问题的探讨(霍金炜 等)
作者:霍金炜 文倩 杨柳
【摘 要】土地是我们的生存之本,但在实际的利用过程中却存在许多不合理、不科学之处,为实现我国和谐社会的建立,必须将对土地的利用与环境保护结合起来。
【关键词】土地利用;生态环境;城镇化;保护区
一、靖州县自然条件
靖州地处湖南省西南边缘、云贵高原向中穹山区过渡地带的东缘坡地,南北长57公里,东西宽68公里,总面积2210.56平方公里,为湖南省总面积的1.04%。地貌特征为东西南三面高,北部低缓,中间为狭长的山间盆地;地形以山地为主,地表侵蚀和切割强烈。全县山区面积12161万公顷,占总面积的87.52%,森林覆盖率78%。
靖州县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气候温和、降水充沛、光热同步,年平均气温16.7℃,活动积温3937~5260℃,无霜期278~291天,年平均降水量1311mm。
靖州水资源丰富,总水量为39.02亿m3,其中地表水为12.87亿m3,地下水2.41亿m3,客水17.96亿m3;多年平均降水量27.8亿m3,人均降水量6684m3,均高于全国、全省人均水平,水资源开发潜力巨大。
靖州县境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石灰石、黄金、金刚石、铁、锰,钒等20余种,尤以金、煤、钒、石灰石、耐火黏土及锰6种矿物储藏多,品位高,工业开采价值大。
二、靖州县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的现状及协调研究
1、靖州县生态环境现状
靖州县由于自然环境条件优越,农业生产发达,矿产丰富,社会经济发展迅速,2005年全县土地利用率高达97.72%,2005年全县耕地垦殖指数为10.25%,土地开发利用程度高。但当地土地垦殖率很高,人类活动强度很大,人类活动对各种动植物生存繁衍造成的压力也很大,致使植被质量下降,生物多样性消失,出现比较严重的水土流失。据调查,当地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有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消失、土地退化、洪涝等几种。
(1)环境污染不容乐观
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靖州县环境质量总体恶化的趋势得到基本遏制。但是,环境形势仍然相当严峻。污染物排放总量还很大,污染程度仍处在相当高的水平,一些地方的环境质量仍在恶化。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在一些地方成为危害人民健康、制约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
(2)生物多样性不断降低
随着城镇化水平不断加快,交通日益发达,境内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繁衍空间日益减小,严重影响了区域的生物多样性。森林群落层次简单,树种单一,林中野生动物与鸟类较少。林木结构多为次生林,原生林极少,森林质量较低。水域与湿地面积虽然较大,但受人类的干扰与影响很大,不能成为水生与湿地动植物理想的生长环境,生物品种与数量有限。
(3)土地退化敲响警钟
由于普遍地施用化肥、农药,农村土地酸化严重,土壤出现板结,肥力和缓冲能力不断下降,耕地质量有不断下降的趋势。
(4)洪涝时有发生
季风气候给靖州带来了丰富的降水资源,也给当地带来了一些灾害。从多年的气象资料看,多年平均降水为1311mm。靖州洪涝灾害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自然因素,降水时空分布不匀;二是水利设施薄弱。
2、靖州县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协调研究
一个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土地利用作为一种重要的人类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发展变化有十分明显的作用。就靖州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土地利用的结构、布局、强度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土地利用现状既受土地自然属性的限制,又受人类开发利用、需求目的的影响,在不同的区域有着不同的类型和结构,它反映了每个地区不同的土地自然特点、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其土地开发利用的技术水准。
靖州县土地利用现状可概述为农用地占主导地位。农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95.54%,其中林地和耕地面积占全市土地面积的91.07%,园地面积较小(1.30%),建设用地占总面积的2.18%,低于全国2.5%的平均水平。人均土地面积0.84hm2,不仅远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也高于全省的0.326hm2。全县人口密度较低,人口密度达200人/平方公里以上的只有渠阳镇,绝大多数乡镇都在100人/平方公里以下,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靖州县土地利用率为97.72%[1],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人均耕地0.086hm2,高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的人均耕地0.08hm2警戒线,但全县人均耕地面积已由1996年的0.092公顷减至2005年的0.086公顷,所以形势不容乐观。
与湖南省平均情况对照,可以看到,靖州县的交通运输、林地等土地利用类型比例明显偏高,详见表1。而未利用土地、水利设施用地等土地利用类型比例偏低。这是人与自然的一种高强度的平衡状态,以生态系统的强稳定性作为基础。因此,一方面,必须通过产业调整和优化布局来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使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的干预强度处于一种可控制有节制的状态;另一方面,要大力加强生态建设,提高自然生态系统的抗冲击能力,实现区域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的协调发展。
靖州县的土地利用强度大,化肥农药施用时间长、数量多、易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县城和其他乡镇、工业排放的“三废”及生活污水和垃圾也是主要的污染源,因此,要加强污染物排放的控制和污染处理设施的建设,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 (2)基础设施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高质量的水利建设,对于满足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用水,减灾防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水利建设也存在一定程度的破坏环境、扰乱生态的问题。如灌溉方式对土壤肥力的影响,修建水库对土地生态环境的影响等。靖州县的地质地貌和气候环境,当遇特大暴雨侵袭时,容易形成山洪爆发和、塌方、以及内涝。
在“十五”期间,靖州县交通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公路的修建将动土破石,对沿线自然生态造成巨大的冲击,会引起植被的破坏,造成水土的流失。公路建成后,又会阻碍动物在公路两侧的自由迁徙,对景观生态造成纷扰[2]。
城镇建设是市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环节。城镇建设对生态环境的正面效应体现在城镇是比乡村更有效的土地利用方式。城镇对于扩大就业,减轻庞大乡村人口对山林、田土的资源、生态和环境压力,具有重大意义。但城镇的无节制扩大,会侵占农田,毁坏山林;城市排放废水废气废渣,对周围生态环境有直接的污染和
对构建和谐土地生态环境问题的探讨(霍金炜 等)
本文2010-03-12 15:04:26发表“农林鱼水论文”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51837.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