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重庆市璧山县:深化体制改革 助推水利发展(彭通光)

栏目:农林鱼水论文发布:2010-03-12浏览:2521下载141次收藏
  近年来,重庆市璧山县以深化各项水利改革为重点,努力实现体制和管理创新,全县水利事业呈现出保障有力、发展迅猛、管理优化的良好态势。全县已建成各类水利工程项目9293处,其中中型水库2座,小(一)型水库16座、小(二)型水库70座、石河堰226道、引水渠71条、山平塘2641口、电力提灌站388站/452处/461台/14515kw,微型水利(蓄水能力200m3~1000m3)5815口。总蓄引提水能力达到10941万m3,有效灌溉面积1.75万ha,占耕地面积的67%,节水灌溉面积0.32ha。其中中小型水库总库容7878万m3,有效库容4939万m3,有效灌溉面积1.05ha,占全县有效灌溉面积的59.7%。

水利工程分布全县各镇乡、街道,对抗御自然灾害,夺取农业丰收,保障城乡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也为城乡人民生活、厂矿企业生产、城市环境保护用水等提供了宝贵的水资源,为璧山早日“融入重庆主城区、建设重要功能区”奠定了基础。

1 深化水务一体化改革,建立现代水务管理体制

过去,璧山县水务管理存在“多龙管水、职能交叉、效率低下”等弊端。为了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强化全县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优化水资源配置,改革现行水管体制,璧山县以重庆市委、市政府明确要求“在渝西地区率先实行水务一体化管理”为契机,扎实开展水务一体化改革工作,将所有涉水职能划归同一部门统一管理。2005年6月,璧山县水务局正式挂牌成立,从而结束了多龙管水的历史,建立起了集供水、节水、排水、污水处理及建设与管理为一体的现代水务管理体制,有效地解决了全县面临的水资源短缺、供水不足、水污染加剧等严峻的水问题,为加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调控,提高供水保证率,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2 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保障水利建设资金到位

璧山县是区域小县,地方财力有限,为了筹集大量资金发展水利,县政府高度重视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工作,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切实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县政府于2005年7月组建了重庆渝山水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和璧山县水资源开发有限公司,作为县级的两大水利投融资平台,多渠道做好投融资工作。几年来,全县先后储备土地3829亩,增值收益37742万元、委托新华信托投资公司融资6000万元、利用世行贷款12500万元、由县财政担保,向国内银行转贷和融资3628万元等,共计融资近60000万元,重点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重庆市璧山县:深化体制改革 助推水利发展(彭通光)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