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基层水务管理浅析(唐丽 单军)
关键词:基层水务;体制改革;管理;做法
中图分类号: tv213. 4 ;s274 文献标识码:b
随着北京市经济、人口和城市化进程的飞速发展,城市用水结构不断调整,工业和生活用水持续增加,以及其所要求的高保证率和高水质,对供水的安全保障产生巨大的压力,导致城区大量地从农村地区取用水资源,致使大量的原农业供水转变供水目标,向城市地区供水,影响了郊区农业用水。同时,由于城区人口和经济活动密集、排污量大,通过河流系统,大量未经处理的污水流向农村地区,导致农村地区的水环境严重污染[1 ] 。城乡之间水的问题和水管理的关联性越来越高,必然要求改变以往的水管理方式,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2004 年5月,北京市政府正式组建水务局作为负责北京市水行政管理的市政府组成部门,实现了涉水政务、事务、业务的统一管理,为水务一体化这种新的管理模式奠定了基础。
1 基层水务管理体制改革过程
基层水务管理体制改革过程是伴随着整个北京市水务管理体制改革过程进行的。在没有实行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改革前,水务管理的职能分布在水利、建设、环保等部门,由于在部门层次上不存在直接或有效的水平信息联接,使得各部门任务之间的互补性和协调性不强,在水管理方面表现为法规不统一、政令不统一、信息不统一、管水水平低、用水效率低等问题,面对1999 年北京开始的连续干旱,这种水资源管理的体制障碍更显突出。从20 世纪80 年代初期,理顺水管理体制已被列入议程,经过多年不断的努力,2004 年北京市水务局成立,把水资源保护、防洪、蓄水、供水、节水、排水、污水处理、再生水利用纳入统一管理的体制下,实现对全市城乡一切水事行为集中统一管理,做到统一行政主体、统一政策法规、统一规划计划、统一组织实施,统一管理水资源的新体制开始正式运行。
随着大改革的进行,基层水务管理也进行着体制改革。20世纪80 年代,按照以乡镇设站的原则,北京市成立了306 个乡镇水管站,编制1 363 人,主要负责组织当地群众开展抗旱灌溉和农田除涝工程等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20 世纪90 年代,在郊区并乡设镇的背景下,为发展、规范基层水务管理体制,积极组建了中心水管站,集中人力、财力、基础设施的优势,探索对水资源实行统管的能力。截至2000 年底,全市共建立乡镇水管站212 个,编制2 058 人。21 世纪初,伴随着深化机构改革和水务管理一体化的指导思想,在原来乡镇水管站的基础上,按照流域与区域相结合,以流域为主的原则,通过撤并成立了114 个基层水务站[2 ] ,承担乡镇或流域范围内水资源统一管理的职能。2006 年根据市水务局等部门共同制定的《关于建立本市农村水务建设与管理新机制意见》,按照“建立一个机制、实行两项公开、执行三项职能、履行四个民主”的方式完成了125 个在册的农民用水协会和3 927 个村分会建设。同时,按照报名、推荐、考试、确定候选人、公示、培训上岗、签约等7 步程序,全市选聘10 800 名管水员,在农民用水协会领导下开展工作。初步形成了市水务局- 区县水务局- 基层水务站- 农民用水协会及农村管水员的“4 级”水务管理体系,基层水务站和农民用水协会及农村管水员就是基层水务管理组织。
2 基层水务管理的内容及做法
2. 1 基层水务管理的主要内容
基层水务管理的主要内容涉及北京郊区水务建设的5 大体系的前4 项。一是建设农民安全饮水保障体系,实现郊区329 万农民安全饮水。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农村改水工程建设、农村饮水工程建设、集中供水工程建设、联村供水工程建设4个方面。二是建设农业高效实用节水体系。通过喷灌、微灌、管灌、渠道衬砌等工程措施基本实现农田节水灌溉,达到农业用水总量控制、定额管理、计量用水。建设内容主要包括综合节水工程建设和再生水利用工程建设2 大方面。三是建设水环境保护体系。以水源区保护为重点,构筑3 道防线,建设清洁小流域,消除水污染,保护水源。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治污工程建设、水源地保护工程和水土保持工程建设3 个方面。四是建设郊区防洪减灾保障体系,郊区14 个卫星城,33 个中心镇达到国家规定的防洪标准。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小城镇防洪和泥石流防治2 个方面[3 - 4 ] 。这些工程建设的方方面面都涉及到村级末端涉水事务的管理,也是基层水务管理的主要内容和重点。
2. 2 基层水务管理的主要做法
(1) 指导镇村编制水务综合规划。根据市、区级水务相关规划,基层水务站和农民用水协会根据镇村的自然地理等条件指导镇村编制农村水务综合规划,加强镇村级水务工程统筹管理,避免重复建设、盲目建设和无序建设。
(2) 组织农民参与农村水务工程建设。由于农村水务工程建设地点一般在农村,涉及面广、覆盖范围大,建设过程中矛盾较多,基层水务站和农民用水协会按照“一事一议”的方式,组织农民参与农村水务工程设计、施工及管理。
(3) 加强技术学习和培训。为全面提高基层水务管理水平,建立一支稳定、高效的基层水务管理队伍,建立了集中培训与分批培训相结合、工作例会与相互交流相结合、学习与参观相结合、授课与自学相结合、考试与考核相结合的培训制度。培训内容主要涉及农村水务建设与管理新机制的相关政策、新农村循环水务建设典型案例、农村用水月统月报与计量管理、安全饮水、节水灌溉、水源保护、电脑技能等专业技能方面。目前,已有一部分农村管水员获得了灌排工程资格证书或计算机系统操作资格证书。
(4) 推进信息化管理手段。积极推进基层水务信息化建设,应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3s 技术,建立基层水务管理信息系统,改善信息采集手段,增加基层水务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基层水务信息系统包括水务站管理、农民用水协会管理、水利工程管理、水资源管理、节水管理、防汛抗旱管理、供排水管理、水费管理和水环境管理9 大模块。
(5) 完善基层
北京市基层水务管理浅析(唐丽 单军)
本文2010-03-12 15:03:13发表“农林鱼水论文”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51739.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