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用水户协会突破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困境——青海省乐都县农民用水户协会建设调查(马生录)

栏目:农林鱼水论文发布:2010-03-12浏览:2234下载224次收藏
  乐都县是青海省东部的农业生产大县,素有“蔬菜瓜果之乡”的美称,紫皮大蒜、长辣椒、地膜马铃薯等乐都特色蔬菜在省内外享有盛誉,县内蔬菜产量已达到全省总产量的45%以上,是青海省最大的蔬菜生产基地。

作为一个农业大县,水利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举足轻重。近几年,乐都县通过推行以农民用水户协会建设为主的一系列改革,建立了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的新机制,破解了农村水利工程管理难题。

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陷入困境

乐都县拥有小型水利工程607项,这些工程除了少数工程为国有水管单位管理外,其余均由集体管理。这些遍布山乡的农村小型水利工程,承担着全县农村饮水和12.8万亩土地的灌溉任务,是保障全县人民生产生活和农业经济发展的有效支撑。

然而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这些工程因仍套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建管模式,工程产权不明,管护责任不清,运行机制僵化,建、管、用脱节,这些情况使管理单位陷入了水费难收、投入难找、工程难管、效益衰减、水事纠纷频发的困境,有的单位已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据统计,全县73座电灌站仅有30座正常运行,23座处于带病运行状态,20座停运。农田水利设施老化失修严重、农村集体水管组织“缺位”等因素直接影响了1.03万亩耕地的正常灌溉,制约了全县农业生产发展和群众生活质量的提高。

水利不兴,农业不稳。面对严峻的形势,乐都县多措并举,加强了对水利工程设施的管理和维修,扭转了全县水利工程效益衰减的危局。首先,多方筹措资金对中坝水库、大石滩水库、盛家峡水库和李家水库4座小(1)型病险水库进行了除险加固,有效解决了工程老化失修的问题。其次,从2000年起大力推行水利工程管理制度改革,使29项小型水利工程重新焕发出活力,调动了社会力量办水利的积极性。乐都县水务部门通过反思,深刻认识到如果不从管理体制入手进行改革,农村水利工程管理面临的困境将无法扭转,探索新形势下小型水利工程管理新体制,是破解农村水利众多难题的关键所在。

农民用水户协会建设应运而生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国务院出台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为乐都县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带来了希望的曙光,乐都县在构建“水务局—水管单位—用水户协会”三位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用水户协会突破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困境——青海省乐都县农民用水户协会建设调查(马生录)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