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兴电灌区地膜覆盖技术应用情况探析
摘要:兴电灌区现有灌溉面积32万亩,而工程供水能力仅10m3/s,在灌区年降雨量不足200mm,年蒸发量却高达2390mm的条件下,地膜覆盖技术成为有效利用现有的水资源重要举措,本文通过对兴电灌区地膜应用技术、地膜应用注意事项等情况的综合调查探析,从而全面介绍应用地膜覆盖技术,最终达到农业增产之目的。
1、兴电灌区地膜覆盖技术应用现状
兴电灌区位于甘、宁两省区交界的靖远、平川、中卫、海源四县区接壤地带,属温带荒漠草原区。区内地形是四面高、中间低平的天然盆地,海拔高度在1575m——1850m之间。可耕地面积100多万亩,其中靖远为63.86万亩。现已开垦耕种45万亩。区内分布着靖远、海源、中卫和平川区的10个乡镇。代表性土壤是普通灰钙土,土层深厚,土质肥沃,地势平坦,集中连片,适宜灌溉,利于机耕,是一块发展大面积灌溉,建设大型粮食基地的好地方。
但兴电灌区干旱少雨,年降雨量不足200mm,年蒸发量却高达2390mm。从1970年到1975年的6年间,靖远县在兴堡子川的4个乡、37个村,年均亩产仅21.5gk。1976年,5万多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19.5元。国家每年要调进返销粮800万gk,拨付人畜饮水运输款20—60万元,是有名的生产靠贷款、吃粮靠供应、花钱靠救济、吃水靠车拉的“四靠”地区。
为了解决兴堡子川的用水问题,国家投资建成了兴堡子川高扬程电力提灌工程,至1994年达到泵站输水6m3/s,灌溉农田15万亩的能力,近年来,通过实施国家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已成为泵站输水10m3/s,灌溉农田32万亩的大型灌区。
为了解决供水矛盾,兴电灌区自上世纪九十年代首次开展农作物地膜覆盖栽培试验成功以来,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在该灌区得到迅猛发展,已由推广初期主要应用于蔬菜等经济作物,扩大应用到玉米、小麦、薯类、及其它杂豆、中药材等作物。2007年全灌区各类作物地膜覆盖面积已达16.58万亩,占作物播种面积的56%,为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
兴电灌区地膜覆盖技术推广以地膜玉米、地膜小麦、地膜洋芋为主,地膜玉米始于1996年,2000年面积4万亩,面积逐年增加。“十五”以来,推广面积连年在5万亩以上,2007年达6.7万亩。据测算,推广地膜玉米亩年增产玉米240gk,为提高灌区农民收入起到重要作用。地膜小麦2000年试验成功,2007年达到2000亩,亩年增产小麦100gk。地膜洋芋推广始于90年代末期。2007年达到8.8万亩。地膜洋芋上市早,产量高,一般亩增产鲜洋芋1500——2000gk,亩增收200——300元,成为灌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灌区地膜洋芋提前1个月收获,每公斤售价较普通种植高出0.4——0.6元,亩收入可达1000多元。
兴电灌区一般选用无色透明超薄(厚度0.07 mm)塑料薄膜,既可减少成本,又有利于透光增温。铺膜前要浇好播前水,足墒播种,施足底肥,平整好土地。播种后用机械或人工铺膜,注意把膜面展平拉直,膜四周用土压实,防止风吹撕破塑料薄膜。地温回升后要及时打孔让幼苗出膜。地膜覆盖除了提高地温,促苗早发,延长作物生长时间外,节水保墒效果非常明显,在干旱的兴电灌区全生育期覆盖,每亩可节水100~150 m3,增产40%以上。
2、兴电灌区地膜覆盖技术应用
地膜覆盖栽培一般都能获得早熟增产的效果,其效应表现在增温,保温、保水、保持养分、增加光效和防除病虫草等几个方面。
地膜覆盖栽培的最大效应是提高土壤温度,春季低温期间采用地膜覆盖白天受阳光照射后,0-10cm深的土层内可提高温度1-6℃,最高可达8℃以上。进入高温期,若无遮阴,地膜下土壤表层的温度可达50-60℃,土壤干旱时,地表温度会更高。但在有作物遮荫时,或地膜表面有土或淤泥覆盖时,土温只比露地高1-5℃,土壤潮湿时土温还会比露地低0.5-1.0℃,最高可低3℃。夜间由于外界冷空气的影响地膜下的土壤温度只比露地高1-2℃。地膜覆盖的增温效应因覆盖时期、覆盖方式、天气条件及地膜种类不同而异。
由于薄膜的气密性强,地膜覆盖后能显著地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使土壤湿度稳定,并能长期保持湿润,有利于根系生长。在旱区可以采用人工造墒、补墒的方法进行抗旱播种。在较干旱的情况下,0-25厘米深的土层中土壤含水量一般比露地高50%以上。随着土层的加深,水分差异逐渐减小。
地膜覆盖后的作物生长旺盛,蒸腾耗水较多,在相同的管理情况下易呈现缺水现象,应注意灌水,防止干旱减产。
由于地膜覆盖有增温保湿的作用,因此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的增殖,加速腐殖质转化成无机盐的速度加快,有利作物吸收。据测定,覆盖地膜后速效性氮可增加30-50%,钾增加10-20%,磷增加20-30%。地膜覆盖后可减少养分的淋溶、流失、挥发,可提高养分的利用率。但是,地膜覆盖下的养分,在作物生前期较高,而后期则有减少的趋势。生产蔬菜时,后期应注意追肥,否则影响产量。此外,地膜覆盖可以避免因灌溉或雨水冲刷而造成的土壤板结现象,可以减少中耕的劳力,并能使土壤疏松,通透性好。能增加土壤的总孔隙度1-10%,降低容重0.02-0.3g/cm-3,可增加土壤的稳性团粒1.5%,使土壤中的肥、水、气、热条件得到协调。同时可防止返碱现象发生,减轻盐渍危害。
地膜覆盖后,中午可使植株中、下部叶片多得到12-14%的反射光,比露地增加3-4倍的光量,因而可以使树干下部的果实着色好,花卉的花朵鲜艳。番茄的光合作用强度可增加
13.5-46.8%,叶绿素的含量增加5%左右,更可以使中、下部叶片的衰老期推迟,促进干物质积累,故可提高产量。
地膜与地表之间在晴天高温时,经常出现50℃左右的高温,致使草芽及杂草枯死。在盖膜前后配合使用除草剂,更可防止杂草丛生,可减去除草所占用的劳力。但是,覆膜质量差或不施除草剂也会造成草荒。覆盖地膜后由于植株生长健壮,可增强抗病性,减少发病率。覆盖银灰色反光膜更有避蚜作用,可减
甘肃兴电灌区地膜覆盖技术应用情况探析
本文2010-03-12 15:02:17发表“农林鱼水论文”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51670.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