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体制机制 推进农村供水管理现代化(康秋月)
一、着眼规范化管理,强化农村水厂规模化建设
“八五”和“九五”时期,针对农村广大群众饮水困难的实际,潜江市多方筹措资金1.66亿元,共兴建农村水厂318座,基本解决了全市近九成农村群众饮水困难问题。但是,在短短十余年内,全市大部分农村水厂相继关停,农村水改事业出现了严重萎缩甚至倒退。截至2005年底,全市仍在勉强维持运行的农村水厂仅有15处。深入分析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受当初人们的认识水平和宏观环境的制约,仅仅把农村水厂作一项福利事业来办。同时,在管理上,普遍由集体包揽下来,运行和管理机制不合理。二是从企业经营成本控制的角度分析,农村水厂供水规模小,日供水能力低,达不到盈利标准,导致水厂负债经营,多数水厂最终倒闭。近年来,潜江市认真汲取过去农村水厂倒闭的教训,充分利用和整合现有资源,打破行政界线和“一村一厂”格局,着力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模化建设,为工程建后规范化管理创造基础条件。
(一)在工程规划建设上,采取“一延、二建、三改”的办法。在农村饮水工程建设中,我们不是盲目大干快上,而是立足农村供水城市化、集镇化,城乡供水一体化,按照新的农村饮水安全标准进行科学规划,经过反复论证编制了《潜江市农村饮水安全“十一五”规划》。我们的基本思路是:一延,充分利用城市供水设施进行扩网,扩大辐射半径,引导市自来水公司、江汉油田自来水厂、田关水厂扩规扩网,通过延伸主管网,辐射城郊农村。二建,打破行政区划,在农民居住相对集中的中心地带,按规模效益要求,新建一批适度规模水厂。三改,利用现有的规模水厂,转变体制、扩大制水规模、扩大供水管网,对具有再利用价值的镇处中心水厂进行改造,扩网辐射解决周边农村。
(二)在建设资金筹措上,探索“四个一点”的多元投入机制。坚持走“国家投入、地方配套、群众自筹、社会融资”的路子,初步建立起了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筹资、融资新格局。一是加大财政投入。除积极争取中央和省投资外,市财政从2006年起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二是引导农民筹资。根据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实际需要,引导受益群众采取“一事一议、建后算帐、张榜公布、多退少补”的办法,自觉自愿筹资。三是招商引资吸纳社会资金。打破惯性思维束缚,强化招商理念,以出让水厂经营权,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在资金的使用上,中央和省投资主要用于水厂中心工程(主体工程)建设和输水主管网建设;群众自筹资金主要用于解决管网入户费用;社会资金主要用于村内配套管网建设。
(三)在工程建设管理上,严把“四关”。一是严把项目审批关。认真抓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设计和项目审查,确保工程建设方案科学合理。二是严把设备材料采购关。对工程所用塑管、水表箱、加密阀、水表、铜阀等大宗材料
采购和中心工程施工队伍的选择,都向全社会公开招标,并委托市技术监督局对进场的管材、水表等材料设备跟踪检测。三是严把工程质量监督关。通过巡回监理、层层监督,落实工程建设质量责任制,设立了水利服务“110”热线电话,接受社会监督,多造精品工程,杜绝“豆腐渣”工程,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优质高效。四是严把工程验收关。所有竣工工程都已通过了法人验收,全面落实项目验收建卡管理制。从项目立项开始,分项目逐个建立档案,做到项目规划、设计、审查、审批、施工
创新体制机制 推进农村供水管理现代化(康秋月)
本文2010-03-12 15:02:17发表“农林鱼水论文”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51668.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