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兴电灌区实施“阳光配水” 保障灌区和谐用水
近年来,为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打造和谐灌区,针对配水随意、帐目不清、水费加价、水量加码、人情水、关系水、监督不力、中饱私囊等有损灌区用水户公平合理用水的“黑洞”,杜绝供配水环节的"暗箱操作"和加价加码现象。兴电管理局于2000年在灌区启动实施了“阳光配水”制度,层层建立了供水买卖关系,探索实行了供水、收费、计量“三个环节”的“三公示”制度,并推广实了合同制供水和“总量控制、定额管理”的供水管理新机制。
2000年以前,管理局收取水费只有物价部门核定的斗口水价,斗口以下配水环节发生的管理、维护费用,由各村社负责人收取。这部分费用收取的标准合理与否、用途得当与否,无从知道。这客观上为加价加码、搭车收费等行为提供了便利,形成了灌区用水市场上的“黑洞”。黑洞吞噬着国家、农民和管理者的利益。如北干水管所王庄社,1999年夏灌还在水费中代理收取农业税费;还有一些村的民办教师工资、村干部工资、村级招待费等也在水费中加收。难怪灌区有“水费是个筐,啥都往里装。”的说法。再加上“政治水”、“关系水”、“人情水”等,使用水户实际支出的水费居高不下,农民负担加重。这种混乱的用水市场,挫伤了农民用黄河水浇地的积极性,也为管理局水费回收带来了困难。1999年以前,水费拖欠现象十分严重,如北干所在2000年还在追缴上年拖欠的水费50多万元。
针对上述状况, 2000年10月,管理局实施了用水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各水管所和用水农户之间构成灌溉用水市场,确立为买卖关系。“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必须始终抓紧抓好。”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农业是工程服务的对象,农民是“三农”的主体,显然,整顿用水市场刻不容缓。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兴电管理局从 2000年10月开始推行“阳光配水”制度,其主要内容是“配水到户,一票收费、一价到户、公开配水过程的各个环节”。其具体做法:
(一)实行“一票收费”,彻底杜绝乱加价、乱收费现象
“一票收费”实质就是水价公开,即实行“斗口计量、按方收费、凭票供水,一价到户。”的水费收取和管理机制,在全灌区实行统一水票,在一张水票上公开写明需要农民支付的水费价格(为物价部门核定的斗口水价),水票开具的费用即为“终端水价”。规定用水户只需按水票上规定的“终端水价”用水掏钱,不再负担其它任何费用,彻底遏制了搭车收费和加重农民负担的一些行为。
为强化水费计收,杜绝收费环节出现弊端,切实做到终端水价,实行了以下六项保障制度:一是会计委派制度,水管所财会人员由管理处财务科统一派出和管理;二是微机开票制度,灌区开票到用水组,杜绝手工开票造成的随意性和漏洞;三是严格购水收费制度,由用水组长直接向水管所财务交款开票,严禁配水人员代收、代缴水费、地头交易,将收费、供水工作彻底分离;水管所财会人员,凭收取的现金开票,配水员凭票供水,杜绝截留挪用水费。四是统一票据制度,协会用水组向群众收费使用统一票据,杜绝无据收费、白条收费;五是一费到户制,用水组长只能按政策规定水价向用水户收取水费,不再加收其他任何费用,杜绝搭车收费、加价收费。六是流量、水量计量分配制度。由大坝水管所在总干渠分水口分水到各所,所分配到各用水协会到用水组到斗口,由用水组分水到用水户,按斗口流量、水量计量到用水户。
同时为保证用水计量准确,便于使用水户监督,灌区建立了完善了量水设施,便于流量测流确认。在干、支、斗各级渠道上均建有量水设施。干渠、支干渠口为矩形量水槽;支、斗口为无喉道量水堰,且均为标准规格,统一标尺,便于用水户识读监督。管理处灌溉科和各水管所均配备流速仪和专兼职测流人员,定期对分水口流量水尺进行测流校正确认。
(二)利用“阳光配水”照亮灌溉水市场的各个角落,公开灌溉管理的各个环节,构建“民主、平等、自由”的灌溉市场
过去,由于没有完善的监督机制,水管人员“小水大派”、记“糊涂帐”、用水组长向用水户乱收费、乱计量、乱加价收费等现象时有发生,浪费水现象十分严重,为彻底杜绝此类现象的发生,切实加强用水管理,提高配水工作透明度,杜绝供水计量环节弊端和规范末级渠系水价秩序,不断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和灌区群众购水缴费积极性,近年来,探索并建立了水管单位内部和社会双向监督体系。
内部监督体系主要有:
一是建立了调度员、稳水员、配水员三方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有效监督机制。对水管所水管人员分调度组、稳水组、配水组。调度组制定配水计划,下达配水指令,按期统计汇总灌溉面积、供水方量和水费;稳水组执行调度指令,向各支斗口分配流量,记录结算各支斗口供出水量;配水组凭调度发出的配水通知单和用水组购水水票向用水组配水,做配水记录,与用水组结算水量,向调度按期报送进度和“三清” (清面积、清水量、清水费)报表。
二是配水组实行“二人合管二至三条支渠”的制度,即每2名配水员分管2~3条支渠,轮流上班,谁值班谁分水、谁记录,统一交接班,共同报进度和“三清”,相互监督,堵塞了配水员长时期一人执班作弊的漏洞。
三是实行五日报和“三清”制度。要求各水管所每五日向管理处调度中心和灌溉科上报五日斗口配水量和灌溉面积,大坝水管所上报本五日给各所的分水量,以考核渠道利用率,协调平衡分水流量。每一灌水轮次结束后,各所上报本轮次斗口分水量、灌溉面积和水费,每个灌季结束后,上报该灌季“三清”汇总表,年底上报年度“三清”汇总表,由灌溉科及时稽查考核。
四是实行公示制度。供水期间,各所在本所公示牌上及时公示当日各支斗口流量;配水人员在各协会公示牌、支斗口闸板张帖流量公示单,流量随变随公示,用水户随时查询对照监督。避免了“小水大派”“变相加价收费”等不良现象。
五是实行了
甘肃兴电灌区实施“阳光配水” 保障灌区和谐用水
本文2010-03-12 15:02:11发表“农林鱼水论文”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51659.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