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上海市中小河道长效管理的对策措施(朱锡培 吴景社 刘静森 梅丽珍 哈欢)

栏目:农林鱼水论文发布:2010-03-12浏览:2827下载145次收藏
  关键词:中小河道;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tv8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0-1123(2009)06-0048-02

上海市近年中小河道治理有效改善了全市水环境,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但中小河道管理体制和机制与科学发展要求仍不相适应,其突出问题是:尚未建立起一套符合科学发展的长效管理体制机制,河道设施日常养护未能实现常态化、正规化,制约了河道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与水环境整治成效的保持。为此,上海市水利管理处与相关区县水务部门联合开展调查研究,力求通过分析问题,提出对策,建立起行之有效的长效管理机制,为实现上海市水环境的长治久洁奠定基础。

一、上海市中小河道管理现状与问题

上海市中小河道管理内容包括提防护岸、防汛通道、绿化、栏杆和水域、陆域保洁,其中河道保洁工作受益于全市“万人就业”项目支持,管理体系和模式相对健全、成熟。

1.基本情况

(1)河道及设施情况

据《上海市2006年河道报告》,全市现有河道33127条,长24915km。其中市管河道以外的中小河道共33096条、全长24057km,占全市河道总长的96.56%。

全市中小河道设施情况:硬质护岸3500km,防汛通道2319km,绿化63km2,栏杆290km,水域和陆域保洁面积分别为37263km2和14km2。

(2)保洁情况

全市共有河道保洁员15988名,其中“万人就业”(市劳动部门统一招聘)项目保洁员9094名,主要承担市管、区管和部分镇管骨干河道的保洁任务。“千人就业”(区县招聘)项目保洁员6894名,主要承担镇村两级中小河道的保洁任务。现全市共有河道保洁穿3024条。

在管理体制上,基本为属地化管理。河道保洁管理分属于两个部门,一是当地水务部门,一般为水务署(河道所)、水务所(站)等;二是当地环卫部门。其管理模式大体可分为三种,即统一管理型、分块管理型和市场运作型。

(3)设施养护情况

各区县河道设施养护情况差异较大,有河道分布的徐汇、长宁、普陀、闸北、杨浦、虹口等6个中心城区和浦东新区开展了保洁以外的设施养护工作,而其余9个郊区区县则仅对一些景观河道实施了养护。

2.存在问题

(1)河道保洁运行经费未全部落实

在经费上,市、区财政仅落实部分河道保洁员的工资待遇和少许设备费,而开展河道保洁工作所需的运行费,除浦东等个别区落实较好外,其他区县未能全部落实。

(2)河道保洁监督考核未形成有效监管机制

河道保洁属于野外作业,工作强度大,保洁员原多是失业、协保人员及农村富余劳动力,虽然珍惜上岗机会,但普遍反映工资福利水平低。河道管理部门对河道保洁员实行以块为主,以镇为主的管理模式,条上只是负责对其保洁业务监督与考核。虽然各区县初步建立了监督考核机制,但普遍对河道保洁工作缺乏制约措施和手段。特别是没有激励机制,这不利于调动和发挥河道保洁员的积极性。

(3)河道设施养护经费不到位

初步测算,全市河道长效养护资金每年高达11亿元。目前,市管河道由市财政每年定额补助1500万元左右的养护资金,与实际需求相差甚远;部分财政状况较好的区县还能落实部分养护资金,其他区县落实则比较困难,造成镇村级河道设施失养现象严重。全市中小河道基本没有形成日常维护的工作机制。

(4)河道设施养护的行业监管和社会参与机制不健全

上海市河道设施数量庞大,设施损坏情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上海市中小河道长效管理的对策措施(朱锡培 吴景社 刘静森 梅丽珍 哈欢)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