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湖北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经验分析(黎昌政)

栏目:农林鱼水论文发布:2010-03-12浏览:2691下载149次收藏
  近年来,湖北省积极推进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让数百万农民喝上了“放心水”。预计到明年底,湖北省将全部解决纳入国家规划的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基本解决全省农村人口饮水问题。

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点多面广,普遍建设资金难以筹集,建成后运行成本高,维护难度大。如何破解诸多难题?湖北省从实际出发,以“建得成、管得好、用得起、长受益”为目标,积极探索多样的建设、管理和运行模式,饮水安全工程得以稳步推进。

--统筹规划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高氟水、苦咸水、受污染的水以及血吸虫疫区不安全饮水,严重威胁到了农民身体健康并造成了一定的隐患。湖北6000多万城乡居民中,有1609.6万农村居民长期处于饮水不安全的状态。

在认真吸取以往教训的基础上,湖北省按照“水质达标、水量充足、方便可靠、长效运行、群众满意”的要求,做好工程规划设计。2006年底完成了全省99个县市区的“十一五”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而且将国家拟定在“十一五”“十二五”解决的全省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一次性进行了规划,并认真开展了初步设计和实施方案的编制工作。

为推进这一工程,湖北省成立了分管水利的副省长为组长,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村饮水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并在水利厅成立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办公室,专司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全省绝大多数市县也成立了相应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建立起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农村饮水工作专班分片包干的工作责任制度。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设计中注意严把“三关”。“水源选择关”。坚持不选高氟水、苦咸水和严重污染水。优先考虑取用水质较好、水量可靠的长江水、汉江水和大中型水库水,其次是取用地下水和山泉水。并选择适宜净化技术进行水质处理,确保水质达标。

“工程规模关”。尽可能发展日供水千吨万人以上的集中供水工程。从湖北农村水厂的运行情况看,“千吨万人”是工程规模效益的一个临界点,工程规模越大,越便于实施专业化、规范化管理,越有利于工程的长效运行。仅2008年湖北新建“千吨万人”以上供水规模水厂40多处,受益人数在100万人以上。

“建设模式关”。根据水源、已有供水设施、地形和人口分布等方面的情况,因地制宜地选择建设模式。充分利用城市水厂向农村进行管网延伸,尽可能向农村供水城市化、城乡供水一体化方向发展。利用乡镇老水厂进行改造并向周边农村管网延伸,没有可用工程的,优先考虑新建以集镇为依托的联村集中供水工程。过于困难的地方才新建单村集中供水工程和水窑等分散供水工程。

据湖北省爱卫办有关负责人李健介绍,湖北高度重视农村饮水安全,省政府连续五年都把农村饮水安全作为十件实事之一,与市(州)政府签订责任状,并于2007年出台了《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意见》,从规划设计、资金筹措,工程建设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系统地作出了政策性规定。

通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截至去年底,湖北省已解决682.1万人的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共建成集中供水工程4577处。今年,湖北还将解决400万人的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剩下的537.5万人将于明年全部解决。

--因地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湖北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经验分析(黎昌政)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