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浙江宁波市生态河道护岸初探(王洪霞 金德钢)

栏目:农林鱼水论文发布:2010-03-12浏览:2257下载130次收藏
 

 

 

 

摘 要:在注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今天,河道生态问题倍受关注,河道整治中采用生态护坡型式是恢复河道生态的基础。本文综合分析了生态护岸特点及发展趋势,分析了原有河道护坡结构对环境水利和生态水利的影响,并在吸取国内外有关城市河道整治和其他领域生态护坡经验的基础上,对河道生态护岸的设计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探讨,供水利建设向环境水利和生态水利转化提供参考。

关键词:河道 生态护岸 设计原则 形式

20世纪90年代末期,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态城市开始成为人们聚焦的一个热点,而在生态城市建设进程中,水环境综合整治是其中重要内容之一。水环境综合治理包括了裁污、清淤、护岸、绿化等内容,人们对水环境综合治理的污水截流、清淤、底泥处理、两岸绿化等方面的内容做了不少研究,对河道的护岸形式在如何适应生态要求也有了起步。城市水利建设历经了农村水利、都市水利、环境水利和生态水利的四个阶段,而且逐步向景观水利发展。由此可以看出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对水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河道已不仅仅具有“泻洪、排涝、蓄水、引清、航运”等水道的基本功能,而且还具有“景观、旅游、生态、对周边环境的呼应”等的功能,人们渴望见到水清天蓝、绿树夹岸、鱼虾洄游的河道生态景观。

借鉴国外先进的治水理念,改变传统水利中片面强调防洪安全,对河道整治中的环境问题、景观问题、生态问题等给予重视,这样,河道两岸生态建设的新理念便成为一种需求。本文将结合宁波化工区河道整治、宁海县颜公河整治方案设计和甬新河工程对河道生态护岸的设计进行一些思考和探讨。

1、生态护岸理念与传统水利

1.1 生态护岸的定义和特点

生态护岸是指恢复后的自然河岸或具有自然河岸“可渗透性”的人工护岸。它拥有渗透性的自然河床与河岸基底,丰富的河流地貌,可以充分保证河岸与河流水体之间的水分交换河调节功能,同时具有一定的抗洪强度。

1.2 生态护岸的作用

(1)滞洪补枯、调节水位

生态护岸采用自然材料,形成一种“可渗透性”的界面。丰水期,河水向堤岸外的地下水层渗透储存,缓解洪灾;枯水期,地下水通过堤岸反渗入河,起着滞洪补枯、调节水位的作用。另外,生态护岸上的大量植被也有涵蓄水分的作用。

(2)保护和建立丰富的生态系统

如果在河道中形成浅滩和深潭,把岸线也做成补规则的,即有宽有窄,使护岸有陡有缓,扩大水面和绿地,与岸边绿地、树林之间形成水、绿网络,增强岸边动植物栖息地的连续性,这样,就可以营造出多种多样的、丰富的环境条件,形成丰富、稳定的生态系统。从而,河流的自净作用也大幅度提高。

(3)形成优美的风景

生态护岸不仅可以与周围环境形成相协调的河道景观,而且可以通过保护和建立丰富的生态系统使河水清澈见底、鱼虾涸游、水草茂盛的自然生态景观。

1.3、生态护岸的基本思想和发展趋势

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人们越来越关注与己休戚相关的环境问题。尤其是人口密集的城市,人们开始建造公园、公共绿地、整治河道水环境等来改善环境。生态护岸建设方法是目前比较流行的一种河道环境综合整治的新方法,它把水边作为多种生物栖息空间的核心,并把河流建设成尽量接近于自然的状态,创造出具有丰富自然并富有魅力的水边环境。

日本是生态设计用于水利工程的较好的国家,其10年前就开始提出“新水”的概念,并且在生态护岸方面做了实践;荷兰也正在规划和建设21世纪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水环境。根据国外的实践,河道生态护岸建设的基本思想和设计原则及其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自然环境、生态系统的设置:主要通过扩大水面和绿地、设置生物的生长区域和水质保护等实现;

(2)水边景观的设计:通过设置建筑物来保证与周围环境的和谐以及保证水边景观的连续性、自然性;

(3)亲水空间的设计:通过水边的台阶、缆绳、绿地、亭台等设施来实现;

(4)循环型空间的设计:用木材、石头、砂子等天然材料的多孔性构造,控制废料的产生,尽量避免未来发生的处理问题及二次性环境污染问题。

1.4、国内河道护岸现状

传统的河道护岸往往是首先在满足河道防洪、排涝、蓄水等功能的前提下,着重于河道的浆砌块石或混凝土材料方面的结构设计,很少去考虑河道与周边历史环境、社会环境、生态环境及人文环境的统一,以至于城市河道渠化严重,造成许多动植物无处安身栖息,水生动物没有地方修筑巢穴,两栖动物无法上岸觅食、产卵繁衍,给他们的生存繁衍造成很大困难,不少地方只考虑河道的防洪作用,片面强调河岸硬化,割裂了土壤与水体的关系,使水系与土地及其生物环境相分离,破环了自然河流的生物链,破坏了生态环境。使得治理后的河道与周围的环境不相协调,而且河道的环境条件模式化,并使生物种类单一化或使水生动物频临灭绝,由此带来的环境问题也相当严重。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中提出,必须重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加强自然保护区和生态示范区建设,保护陆地和海洋生物的多样性。人们在越来越注重城市环境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同时,也开始注重水利工程的环境问题,在有些堤防和护岸的结构设计中开始注入环境水利的设计理念,如有些堤防护坡开始采用草皮,依靠草皮良好的根系而使护坡具有一定的固土和抗冲能力,另外,在水土保持、防止坡地雨水冲蚀等方面也有一些应用。但总体说来,生态护岸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尚处于试验和研究阶段。

2. 宁波河道生态护坡方案初探

宁波北依杭州湾,东临东海,南靠三门湾,9365km2土地上除了有东钱湖、甬江滋润、孕育外,尚有广大的平原河网,宁波市甬江流域中下游大小河道、浜渠纵横交错,星罗如织,是一个典型的河网密布的江南水乡。但是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宁波的许多河道先后遭到了严重污染,近几年在有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一些河道进行了整治与疏浚,效果极其明显,但岸坡及种植形式较为简单,且渠化严重,严重影响了河道生态效果与河道景观,因此有必要对我市河道生态护坡型式进行专题研究。

4.1. 宁波目前河道河岸及种植的主要形式

(1)直岸

直立式重力墙在市区河道中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浙江宁波市生态河道护岸初探(王洪霞 金德钢)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